孳息是什么意思?孳息屬于誰

導讀:
應注意法定孳息的種類。而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就一般言,天然孳息之收取,應依物權法之規定,法定孳息之收取,應依債法之規定。天然孳息,是原始取得;法定孳息,是傳來取得。天然孳息的法律規范,主要是靜態歸屬規則;法定孳息的法律規范,都是動態的交易規則。法定孳息是用益的對價,所有權人須將標的物交付給相對人用益,才能向相對人請求交付法定孳息。那么孳息是什么意思?孳息屬于誰。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應注意法定孳息的種類。而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就一般言,天然孳息之收取,應依物權法之規定,法定孳息之收取,應依債法之規定。天然孳息,是原始取得;法定孳息,是傳來取得。天然孳息的法律規范,主要是靜態歸屬規則;法定孳息的法律規范,都是動態的交易規則。法定孳息是用益的對價,所有權人須將標的物交付給相對人用益,才能向相對人請求交付法定孳息。關于孳息是什么意思?孳息屬于誰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孳息的原意是指:繁殖生息,出自晉江統《徙戎論》。法律詞條“孳息”的意義是:孳息與原物是彼此分離的,孳息是相對于原物而言的,孳息是原物派生的。應注意法定孳息的種類。《物權法》有明確解釋。
羅馬法上關于孳息的分類主要有天然孳息、加工孳息和法定孳息。
1、天然孳息,指依物的本性天然而生長,不需要人力作用就能獲得的孳息,如天然牧草等。
2、加工孳息,又可稱為人工孳息,指需要人力加工才能獲得的孳息,如種植收獲的果實谷物等。
3、法定孳息,指物因某種法律關系所產生的收益,如租金利息等。
此外,羅馬法還據此確定了不同分類的孳息歸屬規則。出臺世界上第一部民法典的法國,也在其民法典上作出了類似于羅馬法的規定。
在民法上,孳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指因物的自然屬性而獲得的收益,比如,果樹結的果實、母畜生的幼畜,母雞與其所下的蛋。法定孳息指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如貸款人根據貸款合同取得的利息,出租人根據租賃合同收取的租金等。
《物權法》第116條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而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就一般言,天然孳息之收取,應依物權法之規定,法定孳息之收取,應依債法之規定。”法定孳息在取得前,是債權請求權;取得后(貨幣或其他動產占有后)是物權。對天然孳息的收取是(直接)取得物權。
天然孳息,是原始取得;法定孳息,是傳來取得。或者進一步說,天然孳息作為產出,是原始取得;法定孳息,作為對價是傳來取得。天然孳息的法律規范,主要是靜態歸屬規則;法定孳息的法律規范,都是動態的交易規則。
買賣合同買受人對交易物所有權的取得,一般認為是傳來取得。交易物為動產時,通過交付占有而傳來取得。即便從占有的角度看,買受人的占有亦為傳來取得。流行的“采摘”(買受人到出賣人的果園里自行采摘水果,過秤交費),是就未來物的交易。果實尚掛在枝頭,只為物的成分,并非獨立之物。出賣人對他們并無獨立的所有權和占有權,買受人摘下選擇的果實,其占有為原始取得,并非傳來取得,但應解釋為所有權保留買賣。在買受人付款后,才能取得所有權,就所有權而言,買受人是傳來取得。也就是說,果實采摘后,雖由買受人就占有原始取得,但由出賣人取得所有權。法定孳息從來都不是物之成分,因而就占有和所有權,都只能是傳來取得,不可能是原始取得。
有權收取天然孳息的主體,包括自物權人(所有權人)、他物權人以及債權人。將物供他人用益自物權人,其作為現實的法定孳息的收取人時,必同時兼有債權人的主體資格。所有權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四項權能。其中的“收益”,包括對天然孳息的收益和法定孳息的收益。法定孳息是用益的對價,所有權人須將標的物交付給相對人用益,才能向相對人請求交付法定孳息。這種請求權,實為債權請求權。實際上,并不可能出現僅以物權人身份收取法定孳息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