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致人死亡什么意思

導讀: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被害人受傷嚴重,但并未死亡,如搶救及時可能挽救其生命;但由于行為人不采取積極的救護措施,并逃離事故現場,致使受害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而死亡的行為。交通肇事逃逸行為仍然認定為交通肇事罪。那么逃逸致人死亡什么意思。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被害人受傷嚴重,但并未死亡,如搶救及時可能挽救其生命;但由于行為人不采取積極的救護措施,并逃離事故現場,致使受害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而死亡的行為。交通肇事逃逸行為仍然認定為交通肇事罪。關于逃逸致人死亡什么意思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般來說,如果在發生車禍之后是不可以進行逃逸的,是需要去承擔這個責任的,但是也會有人發生車禍之后會發生逃逸的情況,對于這些處理很多的人不了解,所以逃逸致人死亡什么意思?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相關的知識點。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被害人受傷嚴重,但并未死亡,如搶救及時可能挽救其生命;但由于行為人不采取積極的救護措施,并逃離事故現場,致使受害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而死亡的行為。
[法律依據]《刑法》第--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
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律法規發生交通事故后,對于受害人或受損財物未做必要的搶救或處理或未按規定向公安機關報警,擅自逃離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行政、刑事責任無法確定和追究的行為。認定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行為人的交通肇事行為必須達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程度,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礎。
(二)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這是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因素。
(三)逃逸的目的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是關于交通肇事逃逸,刑法并沒有單獨定罪,而是作為交通肇事罪的一種加重情節。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因此,交通肇事逃逸行為仍然認定為交通肇事罪。
我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