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關系的客體是什么 為什么是行為

導讀:
關于債權關系的客體是什么 為什么是行為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債權關系的客體是什么?
債權的法律關系客體是行為。作為客體的行為特指能滿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通常也稱給付。
法律關系的客體,又稱權利客體,是指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指向的對象。在現實生活中,由于人們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是多方的,因而法律關系的客體也是多種多樣的。但一般來說,法律律關系的客體包括物、非物質財富和行為結果三類。
行為主要是債這一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因為債權是請求權,債權人只能就自己的利益請求債務人為給付,如交付物、完成工作,而不能對債務人的物或其他財產直接加以支配。
二、債權關系的客體為什么是行為?
客體是行為,即主張或要求履行特定債權債務關系的行為。與物權不同,物權及其相關權的客體為物,如物權客體直接指向該物,質權客體為出質物,留置權客體為留置物,擔保物權等客體都是物,而債的客體是行為。
《民法典》第四百一十條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協議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其他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協議。
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就抵押權實現方式達成協議的,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抵押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