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碎石發生事故,能不能讓公路管理人賠

導讀:
公共交通安全不可忽視。駕駛人在駕駛機動車時應謹慎駕駛,切忌疲勞駕駛,保持安全車距,以便在發現前方有遺撒物或其他障礙物時留有反應時間,及時躲避。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首先應保障人身安全,在可能的情況下將車輛移動至應急車道或在車后方設置警示牌,提醒后車注意,避免事故擴大,同時撥打報警電話,及時固定證據,可以通過聯系公路養護人、目擊者、附近車輛提供車輛監控等方式確定遺撒行為人,為后期維權做證據準備。
王女士在公共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行駛時,與前方道路上的石頭碰撞,造成車輛損壞,交通管理部門出具的事故認定書認定事故成因無法判定。事發后,王女士將公共道路管理人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賠償其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車輛維修費2700元。海淀法院經審理,判決駁回王女士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 情 簡 介
王女士訴稱,其駕駛機動車正常行駛在涉案公共道路上,在看到前方道路上遺撒的石頭時尚未天黑,石頭在車道間不停翻滾,其已無法避讓,遂發生交通事故,因車輛損壞產生維修費2700元。某公司作為公共道路管理人,是涉案道路的實際養護負責人,未盡到道路養護的相關義務,應賠償其車輛維修費2700元。
某公司辯稱,其已經按照遠超國家和地方標準規定的頻率,高標準地履行了公路巡視職責,已充分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涉案公路具有相對開放性,一般車輛均可行駛,在涉案公路處于全天候不間斷運行的情況下,無法預料險情何時出現,更難以做到對路面隨時出現的雜物隨時清除,但其已按照相關規定和工作要求對所管理道路定期清掃、及時清理,不存在疏于養護的情況,亦不存在過錯,不同意王女士的訴請。
法 院 審 理
法院經審理認為,王女士駕駛機動車在涉案公共道路行駛,與公路上的石頭碰撞發生交通事故,本案中,引發涉案交通事故的石頭屬于公共道路上的遺撒物,某公司作為涉案公共道路的管理人,對涉案公路具有清理、防護、警示等義務。根據某公司提交的巡視記錄、巡視車輛巡視視頻及音頻、巡視車輛事發當天的GPS 軌跡圖等證據,某公司對事發路段進行了定時養護巡查和清理,且其養護巡查方式、頻率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地方標準,對事發路段履行了應盡的管理維護義務,王女士雖主張某公司未盡到安全保障以及養護責任,但對此未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予以證明。法院最終作出上述判決。
法 官 釋 法
本案系公共道路妨礙通行損害責任糾紛。主要涉及公共道路管理人是否盡到管理維護義務以及舉證責任由誰承擔等問題。
1.公共道路管理人是否盡到管理維護義務的判斷標準
民法典第1256條規定,在公共道路上堆放、傾倒、遺撒妨礙通行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公共道路管理人不能證明已經盡到清理、防護、警示等義務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由此,公共道路管理人對進入所管公共道路人員和車輛具有管理維護之法定責任,且公共道路管理人是否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應以其是否盡到相應的管理維護責任為前提。
那么何為盡到管理維護義務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第一款,若管理人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或者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要求盡到安全防護、警示等管理維護義務,則認為其已盡到民法典第1256條規定之法定義務,無需對涉案交通事故承擔責任。
2.公共道路管理人是否盡到管理維護義務的證明責任
公共道路管理人的管理維護義務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即無需被侵權人證明公共道路管理人存在過錯,公共道路管理人需要舉證證明其對于事故的發生已盡到管理維護義務,否則需要承擔相應責任,此種舉證責任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事發路段時段的巡視記錄、錄像等。
另外,如果交通事故認定書中未對責任進行認定時,則對公路管理人的證明責任提出更高要求,一般需要綜合考量巡查方式、巡查時間、巡查頻次、事故的嚴重程度、處置是否及時、突發事件處置機制是否得當等。但同時對于公共道路管理人的管理維護義務也不宜過于嚴苛,應以現有科技水平和一般理性人認知的標準為限,若公共道路管理人已按照規定標準履行監控巡查義務,發現險情發生后第一時間采取處置措施,合理時間內履行清除職責,但依照現有科技手段和設備無法全天候無死角監控到遺撒物遺撒過程從而確定遺撒車輛,在管理人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已履行義務的情況下,應認定管理人無過錯。
尤其是對于全天候不間斷運行的高速公路,其具有相對開放性,車流量較大較雜,雖然高速公路管理者能夠通過監控等科技手段對涉案道路進行管理巡視,但也無法預料險情何時發生,更無可能全天候無死角監控道路,在路面障礙物突然出現的情況下隨時清除。本案中涉案事故路段為高速公路,考慮到車輛行駛速度快,石子體積較小,即使在監控中也難以看清遺撒的過程,且管理人提供巡視記錄、視頻、音頻等證據證明其已按照超過國家和本市規定的標準和頻次履行管理義務,能夠證明其發現事故后及時采取處置措施,故本案認定公共道路管理者無過錯,不承擔賠償責任。
3.車輛行駛過程中遇到遺撒物怎么辦?
公共交通安全不可忽視。駕駛人在駕駛機動車時應謹慎駕駛,切忌疲勞駕駛,保持安全車距,以便在發現前方有遺撒物或其他障礙物時留有反應時間,及時躲避。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首先應保障人身安全,在可能的情況下將車輛移動至應急車道或在車后方設置警示牌,提醒后車注意,避免事故擴大,同時撥打報警電話,及時固定證據,可以通過聯系公路養護人、目擊者、附近車輛提供車輛監控等方式確定遺撒行為人,為后期維權做證據準備。
對于公共道路管理人而言,應制定公路突發險情的快速應急機制,盡可能縮短處置時間,避免小事故變成大災難,在事故多發路段可以通過增加巡查次數、人手、增加監控設備等方式盡可能減少事故發生。
(文中均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