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我國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對策

導讀:
加強我國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對策
加強我國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對策
完善質量監督管理體系,規范監督管理程序
質量監督管理體系要完善,就要建立集體監督機制,保證執法監督的公正性和準確性。深化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改革,提高工程質量監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強監督執法;建立集體監督機制,并規定要持證上崗;建立預見性、服務性的質量監督模式,做到服務與執法有機結合;改變以日常監督為主的監督方式,將隨機檢查作為工程質量監督檢查的主要方式,改變原來的預約式、通知式的監督檢查方式,加強巡回檢查和隨機抽查,保證檢查內容和部位能夠真實反映施工的質量狀況。
監督程序要規范化,就要保證質量監督工作的權威性,減少人為因素影響,避免不正之風的滋生。具體包括:1.加強監督機構及其人員資格管理;2.完善施工許可及監督報監;3.切實做到現場檢查;4.改進不良行為記錄的處理;5.提交工程竣工驗收與備案等等。
建立實物監督與行為監督并重的監督機制
行為監督與實物監督并重,實行結構工程質量季度大檢查制度。目前,質量監督機構是以行為監督為主、實物監督為輔的監督方式。但實踐中發現如果對實物監督力度不夠,就可能造成工程質量問題得不到及時發現和處理。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將工程建設各方的質量行為以及其結果,即工程產品質量,均列為監督對象,將工程建設參建各方推向工程質量責任第一線,通過日常監督、監督巡查與結構工程季度大檢查相結合的監督形式,對影響建設工程質量的全要素實現全覆蓋的監督。及時調整監督工作內容和方法,針對結構工程質量存在的問題,以及社會反映多的屋面、外墻滲漏通病,實行結構工程季度大檢查制度。通過檢查,評出優秀結構工程,批評質量問題嚴重的工程,促進各個責任主體工程質量意識的提高。
配套責任追究制度
為了促進投資決策水平、管理水平和投資效益的提高,對政府投資工程實行后評價,應與之配套實施投資損失責任追究制度,確定責任對象和責任追究主體。政府投資工程的責任對象是投資過程中各環節的政府職能部門及相關責任人;追究責任的主體是廣大納稅人,委托監管部門行使;問責內容不僅要追究腐敗問題、工程質量問題,還要追究投資決策和效果問題。通過問責制的建立,減少財政資金的流失和浪費,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加強隊伍建設,建立質監機構、人員的考核制度
隊伍建設方面,建設部《關于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深化改革的指導意見》,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提出了應具備的基本條件。為貫徹實施該意見,應當完善質量監督機構及人員資格認證制度,嚴格的個人執業資格??山梃b公務員制、行員制、加強我國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對策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應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探索建立符合市場經濟發展和建筑市場需求的監督管理體制和機制,構筑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工程質量監督保證機制。
完善質量監督管理體系,規范監督管理程序
質量監督管理體系要完善,就要建立集體監督機制,保證執法監督的公正性和準確性。深化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改革,提高工程質量監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強監督執法;建立集體監督機制,并規定要持證上崗;建立預見性、服務性的質量監督模式,做到服務與執法有機結合;改變以日常監督為主的監督方式,將隨機檢查作為工程質量監督檢查的主要方式,改變原來的預約式、通知式的監督檢查方式,加強巡回檢查和隨機抽查,保證檢查內容和部位能夠真實反映施工的質量狀況。
監督程序要規范化,就要保證質量監督工作的權威性,減少人為因素影響,避免不正之風的滋生。具體包括:1.加強監督機構及其人員資格管理;2.完善施工許可及監督報監;3.切實做到現場檢查;4.改進不良行為記錄的處理;5.提交工程竣工驗收與備案等等。
建立實物監督與行為監督并重的監督機制
行為監督與實物監督并重,實行結構工程質量季度大檢查制度。目前,質量監督機構是以行為監督為主、實物監督為輔的監督方式。但實踐中發現如果對實物監督力度不夠,就可能造成工程質量問題得不到及時發現和處理。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將工程建設各方的質量行為以及其結果,即工程產品質量,均列為監督對象,將工程建設參建各方推向工程質量責任第一線,通過日常監督、監督巡查與結構工程季度大檢查相結合的監督形式,對影響建設工程質量的全要素實現全覆蓋的監督。及時調整監督工作內容和方法,針對結構工程質量存在的問題,以及社會反映多的屋面、外墻滲漏通病,實行結構工程季度大檢查制度。通過檢查,評出優秀結構工程,批評質量問題嚴重的工程,促進各個責任主體工程質量意識的提高。
配套責任追究制度
為了促進投資決策水平、管理水平和投資效益的提高,對政府投資工程實行后評價,應與之配套實施投資損失責任追究制度,確定責任對象和責任追究主體。政府投資工程的責任對象是投資過程中各環節的政府職能部門及相關責任人;追究責任的主體是廣大納稅人,委托監管部門行使;問責內容不僅要追究腐敗問題、工程質量問題,還要追究投資決策和效果問題。通過問責制的建立,減少財政資金的流失和浪費,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加強隊伍建設,建立質監機構、人員的考核制度
隊伍建設方面,建設部《關于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深化改革的指導意見》,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提出了應具備的基本條件。為貫徹實施該意見,應當完善質量監督機構及人員資格認證制度,嚴格的個人執業資格??山梃b公務員制、行員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