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糾紛二審改判幾率

導讀:
03適用法律錯誤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主要是指認定案件法律關系性質的法律適用錯誤、法律條款引用錯誤以及引用法條不符合時效規(guī)定等情形,影響房產糾紛二審改判的關鍵因素1. 事實認定:如果一審判決在事實認定上存在錯誤,例如,對房屋所有權、使用權的判斷錯誤,二審法院有權進行改判,2. 法律適用:如果一審判決在法律適用上存在問題,例如,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理解和應用錯誤,二審法院也有權進行改判,因為,一審法院在做出判決時,通常會對事實和法律進行全面、深入的審查,因此,一審判決的準確性通常是較高的。
在房產交易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糾紛,其中有些糾紛甚至可能走到二審。那么,房產糾紛二審改判的幾率究竟如何?
房產糾紛二審改判的幾率
我們要明確的是,房產糾紛二審改判的幾率并不是絕對的,而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原判決的事實認定是否清楚,法律適用是否正確,證據(jù)是否充分等。只有當原判決在這些方面存在錯誤,且上訴人能夠提供新的證據(jù)或者新的法律依據(jù),才有可能改變原判決。
影響房產糾紛二審改判的關鍵因素
1. 事實認定:如果一審判決在事實認定上存在錯誤,例如,對房屋所有權、使用權的判斷錯誤,二審法院有權進行改判。
2. 法律適用:如果一審判決在法律適用上存在問題,例如,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理解和應用錯誤,二審法院也有權進行改判。
3. 證據(jù)充足:如果上訴人能夠提供新的證據(jù),或者對原有證據(jù)有新的解讀,也可能影響到二審的判決結果。
房產糾紛二審改判的可能性
雖然理論上,房產糾紛二審改判的幾率存在,但實際操作中,二審改判的可能性并不大。因為,一審法院在做出判決時,通常會對事實和法律進行全面、深入的審查,因此,一審判決的準確性通常是較高的。同時,二審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會尊重一審法院的判決,除非有明確的錯誤,否則一般不會輕易改變一審判決。
民事二審的法定改判事由
根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二審改判的的法定理由有三類,包括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一審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但二審能夠查清事實的。
01認定事實錯誤
由于生效判決文書所確認的事實具有無需證明的證據(jù)效力,一審生效裁判文書對于事實的認定不僅影響當案的判決結果,也會影響到當事人在其它案件中的權益,一審事實認定不當是當事人不服判決上訴的重要理由。而認定事實錯誤與認定基本事實不清是事實認定不當?shù)膬煞N不同情形。其中認定事實錯誤是指二審中采納了新的證據(jù)足以推翻一審裁判所認定事實,或者通過厘清查明原證據(jù)鏈所還原的案件事實足以推翻原裁判認定的事實的情形。
02認定基本事實不清
認定基本事實不清是指,一審法院對于構成法律關系的基礎事實未加以審查或審查不準確、不真實即作出了不當?shù)氖聦嵳J定的情形。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三十三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規(guī)定的基本事實,是指用以確定當事人主體資格、案件性質、民事權利義務等對原判決、裁定的結果有實質性影響的事實。
03適用法律錯誤
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主要是指認定案件法律關系性質的法律適用錯誤、法律條款引用錯誤以及引用法條不符合時效規(guī)定等情形。包括:
(1)引用錯誤法律。例如應當引用A法律卻引用了B法律,應當引用A條文卻引用了B條文。
(2)違反法律位階。發(fā)生法律沖突時,應當引用“上位法”卻引用了“下位法”。
(3)違反特別規(guī)定。存在“特別法”卻只引用了“一般法”。
(4)違反時效規(guī)定。包括選擇適用新、舊法規(guī)時違反溯及力規(guī)定,錯引已經失效、未生效的法規(guī)等。
二審改判的幾率有多大?
我國法院審判奉行的是兩審終審制。即一個案件要經過兩級法院審理宣判后方可宣告終結并發(fā)生法律效力。當然,經過一審后各方當事人或者被告人不上訴、檢察機關不抗訴的,一審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一審法院是依據(jù)一定的標準來確定的,除了基層縣區(qū)人民法院外,其他上級人民法院可能是一審法院,也可能是二審法院。司法制度規(guī)定了兩審終審制度,而二審就負有糾錯一審的職責。
如何提高二審改判的可能性?
首先肯定是一審存在著無法忽視的錯誤,這種錯誤最好不是法律認識上的錯誤(這個太抽象)。我們那個案子,一審最大的錯誤是賬沒算對,沒搞清楚成本和收益、毛利潤和凈利潤的區(qū)別。法官也是人,也受認知經歷的限制。年輕法官可能還缺乏社會生活經驗,很多常識不見得都懂。有一次我開一個建筑工程案件的二審庭,跟法官解釋了某個術語,他說你把規(guī)范文件找出來給我。對那個術語的解釋直接導致了案件的改判,因為算賬方式改變了。其次是一些細節(jié)。上訴案子二審開庭時法官手里可能只有一審判決和上訴狀,連證據(jù)材料都沒有。所以上訴狀就成了最重要的材料,不能寫得太空泛。我經常會在開庭時補充上訴意見,把重要觀點再強調一次,主要是擔心法官沒有好好看過上訴狀。二審開庭一般都是詢問,法官會直接問觀點是否跟書面上訴狀一致,如果說一致就進入下一個程序。碰到說話快的,可能十分鐘就走完程序。另外,即使二審沒有新證據(jù)提交,也要準備一份一審證據(jù)提交法庭,現(xiàn)在都是移送電子卷宗,法官手里很可能沒有證據(jù)材料。如果有爭議事實需要查明,就得結合證據(jù)來進行說明。
房產糾紛二審改判的幾率并不大,但也不是沒有可能。關鍵在于,上訴人能否提供新的證據(jù)或者新的法律依據(jù),以及一審判決是否存在事實認定或法律適用的錯誤。因此,對于房產糾紛,我們應該盡量在一審階段就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減少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