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還原物請求權是物權還是債權(返還原物請求權和物權請求權的關系)

導讀:
(二)排除妨害、停止侵害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物被他人以占有以外的其它非法方式妨害的,物權人可以行使這兩種請求權,實踐中,有的妨害是一次完成的,如非法占有他人通道,而有的妨害具有持續性,如持續排放污染物造成他人受損,不同類型的物權請求權的訴訟時效規定是不一樣的,故此,在實踐中,應當根據案件性的性質和具體的訴求來進行適用,類似于共有人對共有物的分割請求權,排除妨害、停止侵害請求權等類型的無權請求權均不適用訴訟時效。
民法典中物權請求權有哪些
法律主觀: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物權請求權包括返還原物、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和損害賠償請求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條無權占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第二百三十六條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第二百三十七條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第二百三十八條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依法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物權請求權有排除妨害、消除危險,對于這兩個請求權來說,如何確定訴訟時效的起算點比較困難,只要物權處于還在被侵害的階段,那么物權請求權就一直存在,就難以確定物權的起始點,因此物權請求權是不適用于訴訟時效的。
(一)返還原物請求權應就動產和不動產加以區別對待,在社會生活中,動產一般是以交付為所有權變更的手段,而不動產則需以變更登記為公示方法。如果動產被他人非法占有,即與物權人分離,隨著時間的推移,占有人很可能將其占有的物參與到社會交易過程中,此時如果允許物權人僅僅基于物權請求權就可以要求返還原物,很可能對善意第三人的信賴利益產生影響,導致其利益受損,不利于交易秩序的穩定;而依照我國民法典的規定,不動產,包括須登記的動產物權的變更、轉讓,一般需依法登記,不動產一經登記通常被認為具有較強的公示公信力,不動產登記簿作為物權歸屬和內容的依據,已經明確了權利的歸屬,無論經過多少時間,不動產登記簿上記載的產權人的姓名不會改變,第三人在與非法占有人交易時,也必將注意到這一問題,所以不動產被非法占有人交易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訴訟時效制度設置的目的之一是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防止權利人怠于權利之上,因此,對于動產的返還請求權應適用我國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而不動產的如適用訴訟時效制度則將與不動產登記制度自相矛盾,動搖不動產登記制度的權威性。
(二)排除妨害、停止侵害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物被他人以占有以外的其它非法方式妨害的,物權人可以行使這兩種請求權,實踐中,有的妨害是一次完成的,如非法占有他人通道,而有的妨害具有持續性,如持續排放污染物造成他人受損。根據妨害人實施的妨害行為與妨害狀態之間的關系,理論上將妨害行為分為一次性妨害和持續性妨害兩種類型。對第一種情況,妨害的行為雖已經完成,但妨害的狀態卻處于持續狀態;第二種類型本身妨害行為和狀態均處于持續狀態。應該說,妨害不論經過多少時間,法律都不認可其合法性,因此從性質上而言不能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而且妨害行為或狀態的延續,決定了即使適用訴訟時效也無法計算起算點,訴訟時效的設置也就失去了現實意義。為此,確定物權請求權為時效客體的國家也不將這兩種請求權列入時效的適用范圍。
(三)共有人對共有物的分割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共有是指多個權利人對一物享有共同的所有權,特點是強調主體的復合性和客體的單一性,其本身并非所有權的特殊類型,而只是所有權的一種表現形式。在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除非有特殊約定權利人隨時可以提出對物的分割請求,從而以一己之力變更現存的所有權關系而無需對方的協助,因此從性質上來講屬于形成權。這種形成權雖然也以請求權來表述,但其本質并非請求權,所以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不同類型的物權請求權的訴訟時效規定是不一樣的,故此,在實踐中,應當根據案件性的性質和具體的訴求來進行適用,類似于共有人對共有物的分割請求權,排除妨害、停止侵害請求權等類型的無權請求權均不適用訴訟時效。,債權請求權是指在物權受到侵害并發生財產損害時,物權人要求行為人賠償損失的權利,它是請求權。其民事責任形式只要是賠償損失責任。,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是保護物權的兩種不同方法,二者的區別表現為以下四點;
(一)物權請求權的實現或物權民事責任的承擔,權利人無需證明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因為,權利人僅僅要求將受到妨害的物權恢復到其完滿狀態。而受害人欲請求行為人損害賠償者,則應證明其實施侵權行為時主觀有過錯。
(二)物權請求權的實現不以行為人的行為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為前提。而行為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前提是加害人造成了受害人現有財產或非財產性損害。
(三)債權請求權的行使有訴訟時效的限制,而物權請求權很難適用訴訟時效。
(四)物權請求權的行使主體并不局限于物權人本身,因為物權請求權是與物密不可分的,任何對物的占有構成侵害或妨礙的,物的持有、占有者即可行使此項請求權。,明白如何利用法律知識去維護自己的利益。更多時候采用法律手段,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返還原物請求權是物權還是債權
返還原物請求權是物權。
無權占有他人動產或者不動產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屬于物權中的返還原物請求權。 不能返還的,可以請求賠償損失。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物權的效力是什么:
1、排他效力。是指在同一標的物上不能同時存在兩個以上內容不相容的物權,亦即在同一物上已存在的物權具有排除在該物上再成立與其內容互不相容的物權的效力;
2、優先效力。物權相互間的優先效力、優先于債權的效力;
3、追及效力。 又稱物權的追及權,是指物權成立后,其標的物無論輾轉歸于何人之手,物權均得追及其所在而之間支配該物;
4、妨害排除效力。又稱物上請求權或物權的請求權,是指物權人于其物被侵害或有被侵害之虞時,物權人得請求排除侵害或防止侵害,以回復其物權的圓滿狀態的權利。
綜上所述,通過上述分析知道,依據法律規定,權利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非法侵占后,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所以占有返還請求權屬于物權的一種。如果不能返還的,可以請求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條
無權占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第二百三十六條
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第二百三十七條
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第二百三十八條
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依法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返還原物的請求權是物權請求權還是債權請求權?
此處關于財產返還的性質,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其性質屬于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此種觀點以承認物權行為獨立性與無因性為前提,認為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基于合同所發生的債權債務關系盡管歸于消滅,但獨立于債權行為的物權行為并不受影響,仍單獨有效,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在此情況下,轉讓人只能基于不當得利請求返還原物。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基于合同發生的物權變動也喪失了基礎,自然產生物權回轉的效果,轉讓人享有的是物權請求權性質的返還原物請求權。只有在原物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情況下,返還原物請求權才轉變為不當得利請求權。
我國立法并未采物權行為理論,不認可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和無因性,所以后一種觀點是學界通說,我們也采此種觀點。區分財產返還性質的實益在于,一方面在返還義務人破產的情況下,如果是物權請求權,權利人享有取回權,優先于一般債權人受償。反之,如果認為是不當得利請求權,則只能與其他債權人一起平等受償。另一方面,在待返還的財產被執行時,權利人可以基于物權請求權對抗一般債權人的執行,而不當得利請求權則不能對抗一般債權人。當然,即便原物存在,轉讓人認為沒有必要返還原物的,也可以請求折價補償,不必非得請求返還原物。畢竟權利人選擇行使何種權利,是其自由而不是義務。就此而言,不存在權利人必須先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只有在不能行使情況下才能請求折價補償的問題。
物上請求權是什么意思?幫忙舉下例子說明一下?
物上請求權的意思是指:當物權的圓滿狀態受到妨害或有可能發生妨害時,物權人為了使其物權恢復到圓滿狀態,請求妨害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舉例說明:
A強行奪走B的杯子,B所享有的救濟權利到底是物上請求權還是債權請求權。
若B可以請求A返還原物,而請求返還原物即為物上請求權亦是債權請求權,按照通說,物上請求權不試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那么是否意味著,22年后,B還可以請求A返還電視機,因為B可以主張說他實行的是物上請求權。這合適嗎?
回答:
B既享有物權請求權也享有債權請求權(包括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和不當得利請求權)。
1、就物權請求權而言,因為B是電視機的所有權人,而A占有了B的電視機且沒有合法的原因(如合同),因此,B對A享有所有物返還請求權。
2、就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而言,很明顯,A構成侵權行為,所以B有權要求A賠償A因侵害B所造成的損失。
3、A對B的電視機的“占有”也是一種不當得利,所以B可以對A要求恢復對電視機的占有以及要求A返還A占有電視機所生的利益。
如果電視機毀損了,產生的只能是債權請求權!
物權法的權利包括:所有物返還請求權;
所有權的排除妨害請求權;
修理、重做、更換、恢復原狀請求權;
賠償損失請求權。
返還金錢適用物權還是債權
法律分析:物權,物權請求權包括返還原物請求權,排除妨害請求權,消除危險請求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零六條 國家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國家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
第二百零七條 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返還原物的請求權屬于物權還是債權
個人覺得其性質是債權.
雖然,返還原物的請求權是典型的物權請求權.
因為這是為了消除妨害,是對原物的直接占有權的主張.
如果是債權請求權的話,那么原物毀損了,那么主張侵權損害賠償,那么就是債權請求權.
但是物權請求權,我覺得其性質本身就是一種債權,是一種相對權.
不過,現在物權請求權到底性質是債權還是物權,有爭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