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致輕傷、輕微傷怎么處理

導讀:
三、能否調解或者和解1、對于致人輕微傷,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情節較輕尚不夠刑事處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公安機關可以依法調解處理:(一)親友、鄰里或者同事之間因瑣事發生糾紛,雙方均有過錯的,2、致人輕傷構成構成犯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調解不成可以求公安機關行政拘留,并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對方進行賠償(要擬好損失清單如:誤工費、交通費、飯費、住宿費、精神損失費、后遺癥治療費等)2、輕傷案件處理流程如果被鑒定為輕傷,構成刑事犯罪一般的流程是首先報案人向公安局報案。
打架過程中如果給對方造成傷害就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根據受傷程度可區分為輕微傷、輕傷以及重傷。重傷就不用說了,必然觸犯刑法,而輕微傷和輕傷這兩者也是比較常見的,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處理結果截然不同。
輕微傷觸犯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會處以行政拘留和罰款;而輕傷則與重傷一樣觸犯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構成故意傷害罪,是要坐牢的。
舉個最為簡單直接的例子,很多暴脾氣的人經常會在“你瞅我干啥,瞅你咋地,再瞅一個試試”的情況下怒氣值飆升,從而掄起巴掌扇向他人,導致對方牙齒被打掉3顆,最后相關鑒定結果為輕傷,那么這個掄巴掌扇人的人就只有等著坐牢了。
致人輕微傷和致人輕傷的法律后果和處理流程區分。
一、觸犯的法律不同
1、致人輕微傷觸犯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2、致人輕傷,包括輕傷一級和輕傷二級,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構成故意傷害罪。
二、承擔的法律后果不同
1、致人輕微傷只有行政責任(治安處罰)和民事賠償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對故意傷害他人致輕傷,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以及被害人傷情達不到輕傷的,應當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毆打故意傷害他人的行為和處罰 “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2、致人輕傷構成構成犯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能否調解或者和解
1、對于致人輕微傷,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情節較輕尚不夠刑事處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公安機關可以依法調解處理:
(一)親友、鄰里或者同事之間因瑣事發生糾紛,雙方均有過錯的;
(二)未成年人、在校學生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
(三)行為人的侵害行為系由被害人事前的過錯行為引起的;
(四)其他適用調解處理更易化解矛盾的。
2、致人傷害如果認定為輕傷, 刑事案件是由公安機關偵查、檢察機關向法院提起公訴的,刑事責任是無權免除的。除非司法機關不作為刑事案件處理。如果被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雙方當事人可以就民事賠償部分達成協議,并要求從輕處理的話,法院會從輕處理。
四、處理流程
1、輕微傷案件處理流程
一般情況下,派出所會了解實際情況和雙方的意見,然后進行調解。如果調解不成可以求公安機關行政拘留,并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對方進行賠償(要擬好損失清單如:誤工費、交通費、飯費、住宿費、精神損失費、后遺癥治療費等)
2、輕傷案件處理流程
如果被鑒定為輕傷,構成刑事犯罪一般的流程是首先報案人向公安局報案;
然后公安局根據案情立案偵查,可以對犯罪嫌疑人拘留、逮捕或者取保候審;接下來檢察院批準逮捕,對公安局移送的刑事案件審查起訴,出庭公訴;最后法院根據檢察院公訴情況,開庭審理、判決并根據審理情況,將罪犯交監獄服刑。
對于民警辦理傷害案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是否達到刑事案件的標準,就是傷情是否達到輕傷,根據2014年最新生效的《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將輕傷分為了輕傷一級和輕傷二級。輕傷二級較輕,是區分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基本標準,本文將標準中的所有輕傷二級進行總結,供辦案民警辦理案件時以及相關涉案人員借鑒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