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肇事逃逸該怎么辦?

導讀:
遭遇肇事逃逸該怎么辦?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責任,駕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以及潛逃藏匿的行為。遭遇肇事逃逸該怎么辦?
遭遇肇事逃逸該怎么辦?
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責任,駕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以及潛逃藏匿的行為。
哪些行為會被認定為肇事逃逸呢?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事故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強行離開現場。
實踐中比較多發生的,當事人下車或者通過車窗看了看,發現劃痕很輕微,以為沒啥事,或者認為剮蹭不是自己的責任,駕車離開了事故現場。這些情形一般會被認定為交通事故后逃逸。
遭遇肇事逃逸該怎么辦?
遭遇肇事逃逸后的正確處理辦法
1、記錄車輛信息
行駛在路上一旦發生剮蹭事故,無論對方是否有停車解決的意思,首先要開啟雙閃燈,同時盡可能全面的記錄對方的車型、顏色、車牌信息,信息量越全越好。如果事發突然,至少第一時間認清對方車輛什么顏色、什么品牌、車型以及牌照歸屬地和尾號,為后期提供證據進行積累。
如果是追尾類事故,對方車輛會在自己車后,這時可以壓低速度,盡量控制對方。
2、可以跟隨但別盲目追趕
如果對方企圖逃逸,不要盲目追趕,往往此時逃逸駕駛員的情緒緊張又沖動,不管不顧的情況下極易將小摩擦演變成大事故。當然也并不是說我們就完全放棄認倒霉了,在不違反交通法規且絕對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跟隨肇事車輛,期間反復確認車輛信息,同時記錄途經路線。
3、不要出現過激行為
無論什么情況下都一定不要用危險的方式逼停對方,防止被肇事車“碰瓷”反咬一口,也避免由于倉促中違法或發生事故使自己處于被動的狀態,更不要做出下車攔車等危險舉動,避免自己受到傷害。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靠近肇事車輛時鳴笛示意等。
4、要學會保護自己
如果身處比較偏遠、人員稀少或是自己不熟悉的區域,尤其是光線不好的夜晚,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建議不要盲目追趕,防止一些團伙作案,威脅我們的人身財產安全。
5、確認信息盡快報警
若事故發生在一些車流量較大的區域,人車混行可能會造成我們無法跟上肇事車,這時候一定不要窮追不舍,確認車輛信息和肇事車走向以后,將車迅速停到路邊安全區域選擇報警。當然,如果車上還有同行人員,可以在肇事逃逸后就立刻報警。
6、報警后要保持通信暢通
報警后,通常很快就會有事發地交巡警與你聯系,在電話中再次核實你的報案信息,然后要求報案人前往轄區大隊進行事故說明和備案,之后交巡警將努力尋找肇事車。
7、損失的處理
對于逃逸事故損失的處理,首先要做好損失評估,特別是當肇事者一時未查獲時,一定要按照交巡警的要求做好定損和證據保存,以免在善后調解時發生糾紛。并且有些肇事車耍無賴,不承認自己的責任,這樣則比較麻煩,因此報案時準確敘述經過很重要,有條件的話可以配合車內行車記錄儀的資料作為證據。
交通事故后逃逸如何處罰?
駕駛人交通肇事構成犯罪,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事故后逃逸構成犯罪的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對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可以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造成致人輕傷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機動車駕駛人一次記12分。
·造成致人輕微傷或者財產損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機動車駕駛人一次記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