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2021年新規明確,欠下的這幾種債務不需要還了?

導讀:
從2021年1月新出爐的《民法典》則規定,以下4種債務即使欠了,欠債人不用償還,民法典對民間借貸沒有作出明確規定,但對貸款合同的內容作出了規定,例如民間借貸是自然人之間借貸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成立,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砍頭息只需要債務人償還實際到手的本金以及利息就可以了,現在個人信息泄露已經是一件不稀奇的事情,如果發現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背上了債務,可以向相關部門出示自己沒有借過這筆債務的證明,這筆錢是不用償還的。
欠債還錢?民法典:2021年新規明確,欠下的這4種債務不需要還了。
民法典對民間借貸沒有作出明確規定,但對貸款合同的內容作出了規定,例如民間借貸是自然人之間借貸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條【借款合同定義】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七十九條【自然人之間借款合同的成立時間】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成立。
從2021年1月新出爐的《民法典》則規定,以下4種債務即使欠了,欠債人不用償還。
目前我國的LPR依舊是3.85%,只要借貸利息超過3.85%的4倍,也就是15.4%的利率以上,就屬于高利貸。比如,小王向一家小貸公司借款30萬,月息是2%,也就是年息24%,而實際上,這樣的高利貸只需歸還欠款及在規定范圍內的利息,而高利貸這部分利息是不用歸還的。
所謂套路貸,其主要特點是通過種種名目欺騙受害人簽訂虛高的借款合同,之后會用一系列手段,惡意制造借貸人違約的情況,強迫他們還所謂的貸款。處于這樣的情況,貸款人為了解決自己的債務危機,只能再次借貸,這就會導致金額一增再增。
部分砍頭息也屬于套路貸的一種,借款人向平臺借了1萬元,但實際只能拿到8000元,最后另外2000就作為利息以及手續費等,最后還款的時候依然要還1萬元。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砍頭息只需要債務人償還實際到手的本金以及利息就可以了。
根據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訴訟權利的實效是3年,如果過了3年您都沒有去訴訟,那您就喪失了勝訴權,法院將不予保護,當然你要是自己愿意償還了除外。
現在個人信息泄露已經是一件不稀奇的事情,如果發現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背上了債務,可以向相關部門出示自己沒有借過這筆債務的證明,這筆錢是不用償還的。
根據《民法典》中的規定,如果有個人信息被冒用辦理貸款,相關部門會幫助清除受害者的不良征信,讓受害者不會被此影響到。
《民法典》中新增的債務加入和法定債權轉讓條款,使得對債務的清償方式更加多樣化。
連帶債務人之間的份額確定:有約定的依約定,無約定的,依據《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九條,連帶債務人之間的份額難以確定的,視為份額相同。
從今年新編的《民法典》看來,更人性化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條都有所改變,比如:
1、出嫁的女兒,享有平等的財產繼承權
2、妻子有權要求小三歸還所有財產
3、夫妻因沖動離婚的,有個離婚冷靜期,可以在一個月內撤銷離婚申請。
4、在商場餐廳等逛街吃飯的地方摔倒可以要求一定的賠償。
5、借條的證據效率不是100%要配合轉賬記錄
6、見義勇為、做好事的人不再承擔民事責任,防止英雄寒了心。
7、男性也在性侵的范圍內了,跟女性享有同樣的保護法。
欠債真的可以不用還?2021年新規出臺,有7類債務被視為無效。
時代的發展下,國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超前消費、高端消費的理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被信用卡、各類信貸產品“套牢”,造成了個人儲蓄逐漸減少、負債率大幅增加的現象。相關數據表明,我國居民的總負債金額已經高達200多萬億元。
不僅是超前消費,購房購車、盲目投資、創業失敗也是背負債務的常見原因,根據《中國城鎮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顯示,房貸是家庭負債的主要構成部分,占家庭負債的75.9%,在背負房貸的同時,也很容易出現其他的債務。
當然有一部分人具有一定的償還能力,并且是在合理范圍內的債務,他們很快就能擺脫困境,甚至能在負債的刺激下賺到更多的錢。譬如原錘子科技CEO羅永浩,因公司陷入經營危機負債了6個億,不過他在兩年的時間就已經還清了4億元,引來全網一片贊賞聲。
然而,大多數的普通人不重視負債的后果,收入也跟不上負債。表面看似風光,實際上已經被沉重的債務掐住了咽喉,夜不能寐。長此以往便進入了惡性循環,債務像雪球越滾越大,直到把人吞沒。
根據尼爾森《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調查報告》顯示,45%的年輕人做不到每月還清債務。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會想,要是這些欠債可以不用還就好了。2021年1月1日開始,《民法典》新規出臺,以下7類債務將視為無效,可以不用還了!
高利貸
高利貸我們常常聽聞,但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高利貸怎么定義。今年國家規定借款利率超過4倍LPR就屬于高利貸,算下來超過15.4%就是高利貸了,超出的部分利息就不用還了。
套路貸
很多人會被一些“無抵押、無擔保、迅速到位”的噱頭誘騙,并且在貸款時,變相收取高額利息,如果無力償還,很可能會被要挾再簽訂一份金額虛高的借款合同。國家規定,這種違背借款人意愿的債務不用還,如果陷進“套路貸”,那就不用還這筆錢了。
砍頭息
砍頭息其實同樣也是虛增貸款金額的手段,在放貸時會以“服務費”、“利息”諸如此類的借口,從本金里面扣除一部分錢,很有可能會使一些人稀里糊涂地多交一筆利息。這樣的情況也是國家明令禁止的,借款人只需要償還實際拿到手的本金和相應的利息就可以了,其他多出來的也不用還了。
高利轉貸
在有一些地區高利轉貸的現象很常見,出借人向銀行貸款大筆金額,再以高利轉借給他人,有明顯的牟利想法。這樣的行為擾亂了金融秩序,危害性極大,現在被依法認定無效,借款人對其利息可以不用還。
冒名的借款
我們在媒體上看到很多被“冒名”的貸款,誰都不希望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這種違法行為也是明令禁止的,只要能證明自己完全不知情,是可以不用還這筆“冤枉錢”的。
無效合同的借款
我們都知道借錢一定要簽合同,即使是在親朋好友之間發生的借貸關系,也有必要寫張借條,將借款金額、還款期限都必須寫得清楚,再簽上名字。沒有注明清楚在借條或者合同上,就是無效合同,借款人就有理由不還款,因此,法律也很難幫得了你。
用于不法行為的貸款
借錢給他人一定要問明資金用途,假如是熟人也沒有必要不好意思開口。借款人如果將錢用在從事違法行為上,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如果出借人明知如此還要借這筆錢,那么這筆欠款,借款人可以不用歸還。
總結:雖然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是違法債務是可以不用還的。如今的民間借貸市場越來越混亂,對國家、人民百害而無一利,國家出臺的新規可以為規范借貸行為和借貸市場起到積極的作用。另外,無論是出借人還是借款人都要多加小心,多了解一些法律法規,學會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
欠債還能不還?2021年新規之下,這“5類”債務無需再償還。
在最近十多年的時間里,我國由一個儲蓄大國,逐步變為了債務大國。截止2020年底,居民負債總額超過200萬億元,我國城鎮家庭負債率高達56.5%,戶均負債總額高達51.2萬。國內居民欠錢的主要原因是貸款消費和買房。與欠債相對應的是儲蓄存款卻只有100萬億元,平均起來人均只有7萬元左右。
如果單從我國居民的負債程度來看,居民負債總額是儲蓄存款總額的一倍,國內居民的負債率的確有些偏高了。現在降低高負債率乃是當務之急。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債務是不用償還的,2021年我們國家出臺了新規,要是碰到這5類債務,以后也就無需再償還了,這對于欠債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第一類,高利貸的超出部分是不用再償還了。過去很多人出于種種原因,欠下了高利貸,而高利貸的雪球越滾越大,往往會把人逼向絕境。而且還有一些放貸人通過暴力來催收,給欠債人有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而根據相關規定,如果貸款利率超過了基準利率的4倍以上(國內貸款的基準利率是3.85%,只要貸款利率超過15.4%以上),就可以被認為是高利貸。這意味著,只有在貸款基準利率以內那部分利息是合法的,超出的利息則無需償還。
第二類,夫妻雙方一方的欠款,另一方是無需償還的。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夫妻兩人結了婚,財產算是共同所有的,那么欠債也是要共同承擔的。但按照今年實施的《民法典》的規定,只有共同簽名、或者事后追認共同承擔,或者一方是為了維持家庭日常開銷而欠下的債務,這才算是夫妻的共同債務,其他都不算是共同債務。
第三類,超過3年有效期的債務,此筆賬務也算作是無效。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在3年的規定期限內,債權人可以向負債人催討債務,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欠債人也需要在3年內償還債務。舉個例子,朋友老劉向你借錢,欠條上寫的時間是2018年6月20日,若你要追回這筆錢的話,則需要在2021年6月20日前去法院起訴,超過了這個時間點后,則無法再起訴,就不受法律的保護了。
第四類,向非法貸款機構借的錢,也不用再償還了。前些年,國內有大量網貸公司出現,網貸公司一邊是借了老百姓的錢,用于大肆放貸。另一邊又把這些錢投給了消費者用于日常購物消費,并收取高額利息,而這類不法網貸公司從中牟取高收益。但是,隨著大量網貸公司的倒閉,如果有人向這些平臺借了錢,以后這筆債務也不用償還了。
第五類,如果遇到套路貸也可以不用償還債務。舉個例子,劉老板在做生意時,急需要有20萬資金來周轉,他看到網上某借貸公司貼出只要10%的利息,就可以借到周轉資金。劉老板心想10%的利率收費也不高,結果他與網貸公司的人談放款時才發現,他實際上最多只能拿18萬,另外2萬作為手續費被預先扣除的。
然后這18萬仍然要按照20萬還本付息的。在這種情況下,借款人不僅借到的錢少了很多,還要繼續按全額來償還貸款利息,這種行為是國家明令禁止的,遇到了套路貸,所欠的債務也是不用還的。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急需要用錢的時候,無奈之下,只能向一些機構和企業貸款,而有些不法機構卻利用各種招數來坑害廣大借款人。現在我國有了新的規定,如果你碰到以上所說的5種貸款,是可以不用償還借款的。
當然,我還是要奉勸那些借款者,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去欠下外債,實在不行,還是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雖然門檻高了一些,但貸款利息也不會很高,這樣也不至于陷入債務規模越滾越大的怪圈里面。
2021年欠錢不還新規
欠錢不還新規是:
1、訴訟時效一般是從雙方約定的債務清償期到期后開始計算;
2、如果是分期還款的,訴訟時效從最后一期還款期限到期后開始計算;
3、不過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會因為特定情形中斷。起訴后逾期不還款的,借款人,沒有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需要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六條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一百八十八條
【普通訴訟時效、最長權利保護期間】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欠債真的可以不用還?2021年新規實施,有6類債務被視為無效。
在過去,當一個人想要借錢時,多數人都會選擇到銀行去辦理貸款。根據央行在2021年3月發布的金融報告,截至2月末時,我國新增了人民幣貸款1.36萬億元,貸款余額總計177.68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2.9%。其中住戶貸款多增了1421億元,中長期貸款多增了4113億元。由此可見,銀行還是大多數人在借錢時的首選。
“負債累累”的年輕人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我們身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借貸軟件,如今想要借錢變得更加的簡單和快捷。“這個月借、下個月還”的借貸功能得到了許多年輕人的青睞,方便了借貸的同時也助長了社會上“超前消費”和“透支消費”的不良風氣。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在我國的年輕群體中,包括網貸和信用卡的借貸產品的滲透率已經達到86.6%,其中信用卡占了45.5%。參考央行2020年第三季度的報告,信用卡逾期不還的金額已經超過900億元。而網貸平臺的欠款更是數不勝數,根據金融數字化在2021年3月發布的報告,預計到了2022年左右,我國消費信貸的規模將增長到22.5萬億元。
據悉,在我國1.7億的90后群體中,每個人平均負債12.8萬,是月工資的18.5倍,90后已經成為我國消費的主力軍。根據相關數據報道,因為疫情的影響,全球奢侈品的市場份額減少了23%,但是中國卻比2019年上漲了48%,市場交易總額高達3500億元,并且中國消費者占比為1/3。
根據Bain的數據預測,到了2025年,中國奢侈品的市場份額將達到50%,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交易市場。業內人士表示,年輕人是推動中國奢侈品增長的主力,據分析,30歲以下的消費群體的占比過半,消費支出上漲到47%,其中二線城市的奢侈品消費者越來越趨于年輕化。
隨著超前消費的流行,許多年輕人花錢起來絲毫不手軟,工資沒了就刷信用卡,信用卡還不上了就借網貸,反復惡性循環之下,造成自己的經濟壓力越來越沉重。
所謂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借錢還錢是一個人誠信的根本,并且我國現在有許多的借貸產品都已經接入了征信系統,更不用說信用卡逾期不還帶來的后果,如果有欠債不還的現象,是會讓個人的誠信大打折扣。但是根據2021年1月1日最新出臺的《民法典》,以后有6類債務將會被視為無效,不用再償還了!
新《民法典》出臺,6類債務不用再還
第一,高利貸超出國家規定的高額利息不用償還。目前我國的LPR依舊是3.85%,根據規定,如果借貸利息超過3.85%的4倍,也就是15.4%的金額,就屬于高利貸,這部分借款是可以不用還的。并且在2021年3月1日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中,催收高利貸等行為最高可判罰3年。
第二,砍頭息。砍頭息是指在放貸時先從本金扣除一部分的錢。當還錢時,只需要歸還本金和利息就行了,多出來的“砍頭息”是不用還的。
第三,合同模糊的貸款。眾所周知,在借貸時,一般要簽訂合同。但是有些放貸公司會故意將合同上的還款利息、還款時間等一些比較重要的條例“模糊”掉。如果有遇到這樣的情況,該合同將會被視為無效。
第四,被冒名辦理的貸款。現在個人信息泄露已經是一件不稀奇的事情,如果發現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背上了債務,可以向相關部門出示自己沒有借過這筆債務的證明,這筆錢是不用償還的。
根據《民法典》中的規定,如果有個人信息被冒用辦理貸款,相關部門會幫助清除受害者的不良征信,讓受害者不會被此影響到。
第五,夫妻單方債務。所謂夫妻單方債務,就是一對夫妻在婚姻存續期間,瞞著配偶欠下的債務。追債公司只能向借貸的一方追債,不能向借貸者的配偶發起催收行為。
《民法典》規定,擁有夫妻雙方簽名、或是一方在事后追認的債務,或是用于負擔家庭生活的共同開支才可以稱為夫妻雙方債務,除此以外,都算作夫妻單方債務,配偶沒有責任還貸。
第六,套路貸。根據國家權威部門的表示,套路貸屬于違法行為,因此套路貸所涉及的合同和債務是不在國家保護的范圍內,也不受國家的認可,所以套路貸是不需要還的,反之遇上套路貸,應該盡快報警,尋求法律的幫助。
綜上所述,隨著最新的《民法典》出臺后,以上6類債務是可以不用還的。不過在借貸軟件“五花八門”的時代,當我們急需一筆錢應急時,應該選擇到銀行辦理貸款,避免陷入高額利息的“陷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