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導讀:
加強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加強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建筑工程的施工涉及面非常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也很多,如材料、設計、技術措施、管理制度、地形、地質、施工工藝、操作方法等均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況且工程項目位置固定,體積大,每一個項目都處于不同的地點和環境,所以容易產生質量問題。筆者認為,要加強對建筑工程的控制,就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1不斷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科技含量
要從加強建筑施工人員的技術、規程、規范、標準的培訓入手,對施工人員進行質量知識、施工技術、安全知識等方面知識的教育和培訓,堅持未經培訓不得上崗制度,并通過崗位練兵等活動,提高施工人員在施工技術能力,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充分發揮住宅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積極性,通過完善相關的技術、經濟政策和推進機制,加大科技投入和集中攻關,集中解決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問題。鼓勵采用先進、適用、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通過不斷提升住宅建設的科技含量和整體效益,確保建筑工程質量。
2加強對建筑程質量監管
政府監管部門應著力強化提高住宅質量的工作標準,嚴格按照廣東省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建筑工程質量通病控制標準》及相關規范的要求,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和發展要求,以求真務實、量體裁衣的原則,從設計、施工、材料、管理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監管機制,同時采取有效手段,加大《建筑工程質量通病控制標準》的宣傳貫徹實施力度,通過落實標準增強監管力度。質量監督管理單位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充分發揮監督管理職能,加強建筑工程建設中各個環節的質量監督,對施工生產各個環節或中間產品進行全過程的監督、檢查與驗收,不論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階段,還是工程保修階段,質量監理單位都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技術規范及合同規定的要求,認真覆行監理職責,而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馬虎。抓好執行強制性規范和標準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結構實體和使用功能質量,強化對竣工驗收前的室內環境質量檢測工作的監督。
3加強工程原材料的檢查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礎,只有好的建筑材料才能做出好建筑工程。因此,質量監理人員要嚴把建筑材料關。在尊重承包商的自主選擇材料的基礎下,監理工程師應了解所需材料的狀況,要求承包人明確所需材料的質量要求和技術標準,必須保證水泥、砂、石、水、外加劑等滿足相關技術規范、標準的要求,說服承包商盡量用高質量的建筑材料,堅決杜絕使用劣質不合格的材料。特別是對于鋼筋、水泥等材料多源頭、多渠道,對進場的每批鋼筋、水泥做到“雙控”,未經檢驗的材料不準用于工程,對于使用不合格材料的堅決不給予驗收,確保給工程施工材料的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