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醫療糾紛怎么處理

導讀:
法律依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三十四條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療糾紛,需要進行醫療損害鑒定以明確責任的,由醫患雙方共同委托醫學會或者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也可以經醫患雙方同意,由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委托鑒定。法律依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醫療糾紛,是指醫患雙方因診療活動引發的爭議。第四條處理醫療糾紛,應當遵循公平、公正、及時的原則,實事求是,依法處理。第四十三條發生醫療糾紛,當事人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四十四條發生醫療糾紛,需要賠償的,賠付金額依照法律的規定確定。
醫療糾紛鑒定是指當事人處理醫療糾紛,需要明確責任而進行的醫療損害鑒定活動。醫患雙方可以共同委托,也可以由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委托鑒定。鑒定費預先向醫患雙方收取,最終按照責任比例承擔。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三十四條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療糾紛,需要進行醫療損害鑒定以明確責任的,由醫患雙方共同委托醫學會或者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也可以經醫患雙方同意,由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委托鑒定。
醫學會或者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委托從事醫療損害鑒定,應當由鑒定事項所涉專業的臨床醫學、法醫學等專業人員進行鑒定;醫學會或者司法鑒定機構沒有相關專業人員的,應當從本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的專家庫中抽取相關專業專家進行鑒定。
醫學會或者司法鑒定機構開展醫療損害鑒定,應當執行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尊重科學,恪守職業道德,對出具的醫療損害鑒定意見負責,不得出具虛假鑒定意見。醫療損害鑒定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衛生、司法行政部門共同制定。
鑒定費預先向醫患雙方收取,最終按照責任比例承擔。
醫療糾紛的處理方式有:
1、醫患雙方在專門場所協商解決醫療糾紛;
2、醫患雙方共同向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3、醫患雙方申請醫療糾紛行政調解的,應當向醫療糾紛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4、依法提起訴訟。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二十二條
發生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雙方自愿協商;
(二)申請人民調解;
(三)申請行政調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
第四十三條
發生醫療糾紛,當事人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醫療糾紛患者可以采取協商、調解、訴訟方式處理。在處理糾紛時,醫患雙方應當依法維護醫療秩序。協商應當在專門場所進行,不得影響正常醫療秩序。處理醫療糾紛,應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醫療糾紛,是指醫患雙方因診療活動引發的爭議。
第四條
處理醫療糾紛,應當遵循公平、公正、及時的原則,實事求是,依法處理。
第四十三條
發生醫療糾紛,當事人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四條
發生醫療糾紛,需要賠償的,賠付金額依照法律的規定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