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農村戶籍新政策是怎樣

導讀:
國內實施的是一人一戶籍制度,戶籍是每個人身份的標志,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法律制度不斷的完善,擁有農村戶籍的在一定程度上擁有各自的福利。大家肯定都想了解關于戶口的性質分為哪幾類?2021年農村戶籍新政策是怎么樣的?大律網精英律師總結了戶籍相關的法律知識,供大家參考。
按國家規定,早期,我國戶口性質只有兩種:
1、農業戶口。
2、非農戶口。
農業戶口比較龐大,也比較單一。而非農戶口雖然少,但成份復雜。非農戶口包括:城鎮戶口(居民戶口)、農村居民戶口、集體戶口等。這些帶戶口的,可以說都是戶口性質,只是:大分類性質和小分類性質的區別。所以,你可以填大性質的:非農戶口,或填小性質的城鎮戶口。
戶口性質有時和戶籍性質相通,分為城鎮戶籍(非農戶籍)和農業戶籍。戶口同時分為集體戶口(如大學院校的學生,是多個人在一本戶口本上)和家庭戶口、軍籍戶口三種。還可以分為常住戶口和暫住戶口。
1、承包地和宅基地
農民可在自家宅基地建房。由于農村的宅基地,土地以及林地政府都會給予部分的補貼,所以現在的農村戶口含金量也是越來越高了。
2、集體收益分配權
土地分配等集體經濟利益,部分地區的村里,只要是有戶口的,無論大小,每人每年均有分紅,但是一旦戶口遷出,便不再享受這樣的待遇了。
3、征地補償
對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征收或征用,國家將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給予相應的補償。
4、養老保險
有些農村,凡男的45歲以上、女的40歲以上,都買了養老保險。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錢,男的到60歲,女的到55歲,每月就可以領到一定的養老金。相反,非農業戶口的人如果沒有工作,就必須自己買養老保險。
5、戶口遷移
目前國家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鼓勵農民積極進城落戶的大背景下,國家一般是不允許將城市戶口遷到農村的。但是考慮到有部分的人實際生活需要,國家規定下面四個條件中的其中一,即可將自己的戶口遷回農村老家。
(1)因讀大學將戶口遷出農村,而且畢業后在城市沒有找到固定工作的人,可以將其戶口遷回農村;
(2)夫妻雙方只要有一方是農村戶口的,而且在城市沒有固定工作的人,可以將其戶口遷回農村;
(3)在城市沒有固定工作,但是農村有住房,而且長期在農村生活的人,可以將其戶口遷回農村;
(4)在城市沒有固定工作,但其還有結婚,并且父母是農村戶口的人,可以將其戶口遷回農村。
農村戶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擁有土地,有了土地咱們農民可以直接建房或者是耕作,住房有了著落,生活也會有貼補。隨著條件的不斷變好,農村里的朋友去城市買房也是不會受到限制的,兩邊都會有著落。在農村戶口的大病保險以及新農合的報銷會更加人性化,切實的為老百姓的利益出發,農民的醫保基本的保障也能夠得到補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