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傳、假傳軍令罪怎么判刑

導讀:
但是,也會有人拒傳、假傳軍令的,而這明顯是違法行為,會對戰爭情況造成很大的影響,當然,相關人員是一定會受到嚴厲的處罰的。假傳軍令罪,是指軍人戰時偽造、篡改軍事命令并予以傳達或發布,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行為。本罪的主體是負有傳達命令職責和發布命令職權的軍職人員,而違抗作戰令罪的主體,是接受命令的下級部屬人員。
軍令,顧名思義,就是傳達給軍人的命令,軍人應該嚴格遵守。但是,也會有人拒傳、假傳軍令的,而這明顯是違法行為,會對戰爭情況造成很大的影響,當然,相關人員是一定會受到嚴厲的處罰的。那么,拒傳、假傳軍令罪是什么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一、拒傳、假傳軍令罪怎么判刑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戰斗、戰役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致使戰斗、戰役遭受重大損失的,是指造成我軍人員重大傷亡,武器裝備、軍事設施和軍用物資嚴重損失,直至戰斗、戰役失利等。
二、什么是拒傳、假傳軍令罪
拒傳、假傳軍令罪,拒傳軍令罪,是指軍人在戰時明知是與作戰有關的命令、指示等而故意拒絕傳遞的行為。假傳軍令罪,是指軍人戰時偽造、篡改軍事命令并予以傳達或發布,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行為。
(一)區分本罪與戰時違抗命令罪的界限
其區別在于:
1、客觀表現不同。假傳軍令罪是行為人傳達或發布經過偽造或篡改的命令,只能表現為積極的行為,違抗作戰命令罪則是拒不執行上級的作戰命令,一般表現為不作為;拒傳軍令罪,也表現為不作為,即拒絕達軍事命令。但拒傳軍令罪的行為人拒絕的是對軍事命令的傳達,而違抗作戰命令罪拒絕的是對軍事命令的執行。
2、主體要件不同。本罪的主體是負有傳達命令職責和發布命令職權的軍職人員,而違抗作戰令罪的主體,是接受命令的下級部屬人員。
(二)區分本罪與戰時造謠惑眾罪的界限
這兩種犯罪都有編造事實,致使軍心混亂的情況,二者的區別在于:
1、在主觀方面,戰時造謠惑眾罪往往是行為人在作戰能力和作戰結果上,夸大敵人貶低自己,目的在于動搖軍心;假傳軍令罪則是編發虛假命令,其目的在于破壞作戰部署,但從后果看,當然有渙散部隊斗志的情況發生。
2、主體方面,構成戰時造謠惑眾罪的主體,可以是任何參戰人員的軍職人員,而假傳軍令罪的主體一般是參戰人員中負有傳達命令職責和發布命令職權的人,是軍人中的特殊主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