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什么犯罪會被引渡

導讀:
華為大家都知道,是國產電子類產品的驕傲。最近各大頭條爆出的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回國的消息,過去的1029天里,被是否判定為引渡雙重案罪來回開庭,給她本人帶來了生活的巨大影響。那么,引渡案雙重犯罪是什么?一般什么犯罪會被引渡?
什么是引渡
引渡是一種國際司法協助行為,是專門針對跨國犯罪在逃人員所設立的一種制度。簽署引渡條例的兩個國家,可以互相提出司法請求,將在逃犯罪分子逮捕移交請求國進行審判。很多人誤以為引渡就是遣返、或者驅逐出境,其實三者是不同的概念。
遣返”是一種非正式的國際協助方式,主要用于將難民和非法移民遣送回他們的國籍所屬國。遣返比起引渡,程序上要相對簡單。
驅逐出境,是指強迫犯罪的外國人離開中國境內的刑罰方法。
雙重犯罪什么意思
是指被請求引渡人所實施的行為,按照請求國和被請求國各自的國內法,或者按照請求國、被請求國共同參加的國際刑法公約的規定,均構成犯罪。
雙重犯罪原則一方面體現了相互尊重主權和禮讓互助,被請求國基于國際刑法的規則協助請求國執行其法律,懲罰違背人類理性情感的國際罪行;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護被請求引渡人的基本人權,這是由于引渡針對被請求引渡人具有鮮明的強制性和否定評價性,需對其逮捕并羈押才能保證引渡的順利進行,如果對于依本國法律不認為其行為構成犯罪的人采取強制措施,無疑構成對人權的踐踏。
該原則在國際引渡條約中一般表述為“根據締約雙方法律構成犯罪”,不難斷言它是罪刑法定原則在國際刑事司法合作領域的體現,因為這一原則要求被請求國獨立地依據本國法律審查請求國所追訴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并且以此作為決定是否向請求國的刑事訴訟活動提供協助的依據。
一般什么犯罪會被引渡
在實行引渡時,須符合以下2個基本條件:
(1)政治犯不引渡原則。該原則已成為一項公認的國際法原則。以下罪行不應視為政治罪行:戰爭罪、反和平罪、反人類罪;種族滅絕罪或種族隔離罪;非法劫持航空器罪;侵害包括外交代表在內的受國際保護人員的罪行。
(2)雙重犯罪原則:指被請求引渡人的行為必須是請求引渡國和被請求引渡國雙方的法律都認為是犯罪并可以起訴的行為
犯罪嫌疑人不是本國的,是否可以引渡?
可以。2011年10月,制造“湄公河慘案”的罪魁禍首諾康。2012年5月10日,他被抓獲后由老撾依法移交中國接受中國的審判。正所謂弱國無外交,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我國的強大之處。
到目前為止,和我國簽署引渡條約的國家有54個:
截至2018年9月,我國已和54個國家簽署引渡條約,其中37項生效。除了這54個國家外,其他國家都沒有和中國建立引渡條約。具體有以下國家:美國、澳大利亞、德國、加拿大、比利時、瑞典等其他國家。
簽署引渡條約的54個國家包括泰國,俄羅斯,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哈薩克斯坦,蒙古,吉爾吉斯斯坦,烏克蘭,柬埔寨,烏茲別克斯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立陶宛,大韓民國,老撾,菲律賓,秘魯,突尼斯,南非,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安哥拉等。
從1993年至今,我國首次與外國簽署引渡條約以來。我國從外國引渡人數最多的犯罪分子是電信詐騙人員。所謂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對于違法犯罪分子,即使是天涯海角我國的法律也是能制裁到的!
何為引渡案雙重犯罪,一般什么犯罪會被引渡,上述的文章都做了詳細的介紹。對于孟晚舟是否引渡雙重罪的判定,許多人對此懷有疑惑,這里要說的是,證據的有效獲取是公正司法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