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合同前的承諾是否有效

導讀:
可以認定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自承諾開始也就是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生效。承諾之人受承諾的約束除非依照法律規定或對方當事人同意口頭承諾之人不得對自己的承諾隨意變更或解除。這亦符合民事法律行為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的司法精神之體現。
一、簽合同前的承諾是否有效
簽合同前的承諾有效。
口頭承諾系公民、法人為了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義務所實施的合法行為的一種。
可以認定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自承諾開始也就是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生效。承諾之人受承諾的約束除非依照法律規定或對方當事人同意口頭承諾之人不得對自己的承諾隨意變更或解除。
這亦符合民事法律行為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的司法精神之體現。法律的淵源來自于一個國家的社會道德我國自古就有“人無信而不立”。這亦體現了社會道德與法律對于信守承諾的看重!
然而客觀事實與你能夠證明的客觀事實未必一致!接受承諾一方如果不能證明口頭承諾的客觀存在恐怕維權方面講面臨巨大障礙。
所以很多時候無論是在實踐之中還是法律方面都盡量主張將相關承諾落實與紙面上。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合同訂立形式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二、哪些合同是無效的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