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的丈夫坐牢,孩子會歸誰撫養

導讀:
家庭暴力的丈夫坐牢,孩子屬于誰撫養可以先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起訴由法院判決。如果有證據能夠證明對方有家庭暴力,會對孩子不利,法院會判給沒有家庭暴力的一方。家庭暴力是影響子女撫養權歸屬的至關重要的因素。據統計,50%以上的施暴人,在毆打配偶的同時,也毆打子女。那么家庭暴力的丈夫坐牢,孩子會歸誰撫養。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家庭暴力的丈夫坐牢,孩子屬于誰撫養可以先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起訴由法院判決。如果有證據能夠證明對方有家庭暴力,會對孩子不利,法院會判給沒有家庭暴力的一方。家庭暴力是影響子女撫養權歸屬的至關重要的因素。據統計,50%以上的施暴人,在毆打配偶的同時,也毆打子女。關于家庭暴力的丈夫坐牢,孩子會歸誰撫養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家庭暴力的丈夫坐牢,孩子屬于誰撫養
可以先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起訴由法院判決。法院判決一般是根據“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長”的原則來決定。
孩子歸誰撫養首先是看你們雙方是否都想要孩子,還是只有一方想要,如果只有一方想要,只要協商就可以了。如果都想要,就由法院判決,孩子撫養權的歸屬:哺乳期內的孩子原則上母親,十周歲以上的征求孩子的意見,其他的要看誰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利,要綜合考慮夫妻的工作,收入,教育等。
如果有證據能夠證明對方有家庭暴力,會對孩子不利,法院會判給沒有家庭暴力的一方。
家庭暴力是影響子女撫養權歸屬的至關重要的因素。
1、如果夫妻一方在離婚前已經對孩子經常施暴,那么離婚后如果由該方繼續直接撫養孩子,顯然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可磨滅傷害。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審理指南》指出,家庭暴力不僅使受害人身體受傷,還會導致受害人抑郁、焦慮、沮喪、恐懼、無助、自責、憤怒、絕望和厭世等不良情緒。長期處于這種狀態中,受害人會出現興趣減弱、膽小怕事、缺乏自信和安全感、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和工作能力下降等癥狀,并且出現心理問題軀體化傾向。
2、如果夫妻一方在離婚前僅僅對另一方施暴,離婚后孩子可能成為家庭暴力的代替對象。據統計,50%以上的施暴人,在毆打配偶的同時,也毆打子女。離婚使其失去配偶這個暴力控制對象,但很難使之立即改變暴力控制欲。如果這個施暴者沒有很快再婚,沒有一個新的配偶作為替代品,則未成年子女往往會成為這個替代品。
3、有暴力傾向的家長往往會缺乏愛孩子的能力。施暴人因其心理扭曲,控制他人的欲望太強烈,會扼殺未成年子女的自主能力和獨立發展。
4、施暴者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未成年子女,未成年子女長大后也很可能成為一個家庭暴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