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時無過錯能否要求精神賠償

導讀:
對于自己經濟條件很好,對方經濟條件也很好的受害人來說,較少的賠償數額根本無法滿足“撫慰”的需要,甚至是一種嘲諷;而如果受害人自身經濟狀況較差,主要收入依靠過錯方獲得,大多數情況下受害人還必須撫養孩子,數額很少的損害賠償,可能會給受害人及子女以后的生活帶來不利影響。這時,離婚損害賠償就不應僅限于精神損害賠償,還應著重考慮受害人財產方面的損失。那么離婚時無過錯能否要求精神賠償。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對于自己經濟條件很好,對方經濟條件也很好的受害人來說,較少的賠償數額根本無法滿足“撫慰”的需要,甚至是一種嘲諷;而如果受害人自身經濟狀況較差,主要收入依靠過錯方獲得,大多數情況下受害人還必須撫養孩子,數額很少的損害賠償,可能會給受害人及子女以后的生活帶來不利影響。這時,離婚損害賠償就不應僅限于精神損害賠償,還應著重考慮受害人財產方面的損失。關于離婚時無過錯能否要求精神賠償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離婚時無過錯能否要求精神賠償
離婚時過錯方有以下情形的可以要求賠償,如果不屬于則不能要求經濟和精神賠償。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二、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如何認定
(1)精神傷害的嚴重程度
不同性別、年齡段、性格的人對精神傷害的抗擊能力和恢復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同樣的過錯行為,在不同的受害人身上產生截然不同的后果。在考慮受害人所受傷害的嚴重程度時,一般認為,女性受到同等侵害時產生的精神痛苦要大于男性,正值壯年的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從痛苦當中回復,性格敏感、對感情嚴肅專一的人更容易受到傷害。這需要在具體案件中,通過對當事人和案情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出恰當的評判。
(2)受害人自身、家庭經濟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