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在強制執行后拒不履行會有什么后果?

導讀:
而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經常有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的判決不予執行或者不全面執行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對方當事人可以持已生效的判決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強制執行時,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自己義務部分的財產。在采取后兩項措施時,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那么民間借貸在強制執行后拒不履行會有什么后果?。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而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經常有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的判決不予執行或者不全面執行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對方當事人可以持已生效的判決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強制執行時,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自己義務部分的財產。在采取后兩項措施時,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關于民間借貸在強制執行后拒不履行會有什么后果?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我們知道,法院判決下來后,原被告雙方應當盡快如實履行法院判決。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很多被告拒絕履行法院判決。那么民間借貸在強制執行后拒不履行會有什么后果?
一、民間借貸強制執行后果是什么
1、民間借貸案件中,判決生效后,被告在判決書指定的期限內未自動履行的,即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具體判決生效時間,可咨詢案件承辦法官。
2、第一審法院作出判決后,當事人自收到判決書之日起有十五天的上訴時間,十五天內沒有上訴的,判決即生效。判決生效后,被告沒有按判決書指定的期限自動履行的,即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3、第二審法院作出的判決為終審判決,一經送達被告即開始計算自行履行期限。期限屆滿未履行的,即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二、強制執行拒不履行會有什么后果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是依法行使國家權力。法院的判決是對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在經過法定程序審理后依法作出的法律文書,具有極大的權威性,當事人必須全面履行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在刑事訴訟中,法院的判決由司法機關強制執行,所以不存在不執行法院判決的問題。而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經常有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的判決不予執行或者不全面執行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對方當事人可以持已生效的判決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強制執行時,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自己義務部分的財產。
1、人民法院有權向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情況,有權凍結、劃撥被執行人的存款;
2、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
3、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在采取后兩項措施時,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三、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是指法院按照法定程序,運用國家強制力量,根據執行文書的規定,強制民事義務人完成其所承擔的義務,以保證權利人的權利得以實現。
1、發生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
2、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被執行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執行。
3、人民法院根據需要,依據有關法律的規定,設立執行機構,專門負責執行工作。
今天開始,人員出入防疫管理,只需掃個碼,通通沒煩惱:
1、一碼解決出入登記和體溫錄入等煩惱;
2、一鍵導出報表,跟國家防疫要求緊扣關聯;
3、非接觸式的管理,避免紙質出入證帶來的風險和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