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走債務人的東西會產生哪些法律后果

導讀:
總的來說,債權人未經債務人允許私自拿走債務人財物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1、拿走債務人的東西抵債時,債務人如果不在場,則債權人有可能涉嫌構成盜竊罪,除了民事責任外,還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構成故意傷害等其他犯罪的,則仍然會依照刑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罰。即使沒有達到刑事責任的程度,債務人仍有權基于民法典等相關規定,依法追究債權人相應的民事法律責任。后來,張某報案,小李被依法刑事拘留,后來被法院判處6個月的有期徒刑。這種行為就是通過公權力將債務人的財產控制起來。那么拿走債務人的東西會產生哪些法律后果。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總的來說,債權人未經債務人允許私自拿走債務人財物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1、拿走債務人的東西抵債時,債務人如果不在場,則債權人有可能涉嫌構成盜竊罪,除了民事責任外,還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構成故意傷害等其他犯罪的,則仍然會依照刑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罰。即使沒有達到刑事責任的程度,債務人仍有權基于民法典等相關規定,依法追究債權人相應的民事法律責任。后來,張某報案,小李被依法刑事拘留,后來被法院判處6個月的有期徒刑。這種行為就是通過公權力將債務人的財產控制起來。關于拿走債務人的東西會產生哪些法律后果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總的來說,債權人未經債務人允許私自拿走債務人財物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
1、拿走債務人的東西抵債時,債務人如果不在場,則債權人有可能涉嫌構成盜竊罪,除了民事責任外,還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2、如果債務人在場并加以阻攔,且債權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進行威脅等手段,根據最高院司法解釋,雖然一般不以搶劫罪定罪處罰。但是,如果構成故意傷害等其他犯罪的,則仍然會依照刑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罰。即使沒有達到刑事責任的程度,債務人仍有權基于民法典等相關規定,依法追究債權人相應的民事法律責任。
3、尤其需要強調的是,極個別債權人為了達到索債的目的,會控制債務人的行動自由,也就是常見的“不給錢,就不讓走”,這種行為涉嫌非法拘禁罪。本人曾遇到過一個案子:小李出于哥們義氣在自己沒錢的情況下,向別人借款5000元再轉借給張某;后張某不還,并一直刻意逃避小李。一日,小李終于找到了張某,張某還是不還錢,小李就不讓他離開。后來,張某報案,小李被依法刑事拘留,后來被法院判處6個月的有期徒刑。
4、債務人在場并未拒絕或阻攔的,可以視為債務人默許債權人實施上述行為。這時,債權人一般不需承擔法律責任,可視為雙方達成一致協議: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但是,這種情況,在實務中比較少見。
依法討債應該怎么做
既然民事自助行為,存在法律風險,那如何進行合法討債呢?首先,發現債務人財產信息后,可以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就是將對方的賬戶、房子、車子等財產查封,防止對方轉移財產。這種行為就是通過公權力將債務人的財產控制起來。其次,收集相關證據后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文書生效后即可申請執行。當然通過公權力進行救濟需要通過一定的程序,需要花費時間、金錢和精力,這是無可避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