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發生后受害人要采取怎樣的措施

導讀:
事故發生后,不能因為一時沖動和對方發生糾紛,不接受治療,耽誤治療的良機。發生交通事故后,事故受傷者親屬、朋友或案發地附近的群眾,切莫私自扣留車輛、人質,或哄搶車上物品,否則要承擔造成的不利后果。交通事故直接受害人是誰健康權、生命權、身體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是直接受害人,交通事故當事受害人是最多的。不論是交通事故發生后受害人還是肇事者,此時都需要積極的采取措施來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害,這樣對自身也是有利的。那么交通事故發生后受害人要采取怎樣的措施。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事故發生后,不能因為一時沖動和對方發生糾紛,不接受治療,耽誤治療的良機。發生交通事故后,事故受傷者親屬、朋友或案發地附近的群眾,切莫私自扣留車輛、人質,或哄搶車上物品,否則要承擔造成的不利后果。交通事故直接受害人是誰健康權、生命權、身體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是直接受害人,交通事故當事受害人是最多的。不論是交通事故發生后受害人還是肇事者,此時都需要積極的采取措施來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害,這樣對自身也是有利的。關于交通事故發生后受害人要采取怎樣的措施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通事故發生后受害人要采取怎樣的措施
交通事故發生后,受害人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應采取如下措施:
(一)應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發生事故后,在自己清醒的狀態下,受害人應保持冷靜并立即采取自救措施,將自己人身傷害降到最小。
(二)確認交通肇事者及肇事車輛,并記錄肇事車輛牌號、車型、顏色、機動車駕駛人等,防止肇事車輛逃逸進而引起索賠困難等。
(三)保護現場,手機受損失的證據,無論是人身傷害還是財產損失,在要求賠償時都必須提供確實、充分的證據。不然到了理賠的時候是不會被支持的。
(四)接受診療治療,并向事故處理部門報告。事故發生后,不能因為一時沖動和對方發生糾紛,不接受治療,耽誤治療的良機。同時也不得要求對方給說法,不向交通部門報案。造成嚴重傷情的,應該要求交警部門做傷殘評定,在交警調節不成功的話,應該及時到法院起訴,盡快理賠,不要超過訴訟時效。
(五)不得擅自扣留造成事故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事故受傷者親屬、朋友或案發地附近的群眾,切莫私自扣留車輛、人質,或哄搶車上物品,否則要承擔造成的不利后果。
交通事故直接受害人是誰
健康權、生命權、身體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是直接受害人,交通事故當事受害人是最多的。這種賠償權利主體,就是直接受害人。
因傷不能參加訴訟,委托其近親屬或者其他人參加訴訟的,被害人仍是原告人。
受委托的人不能成為原告人,其身分是委托代理人。
另外,被害人沒有死亡,近親屬替被害人支付醫療費等其他費用的,近親屬不能以此為由,作為原告人提起訴訟。
近親屬支付的醫療費等,只能由被害人自己以原告人的身份向被告人追償。
被害人撫養近親屬的費用,是從其收入中支出,因重傷、殘疾收入減少、失去,無法支付撫養費的,應由被害人作為原告人以正常收入的損失為由向被告人追償。近親屬因被害人重傷、殘疾而失去撫養費的,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的近親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