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雙方違約債務能否相抵

導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二條當事人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對方對損失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減少相應的損失賠償額。這顯然違反設立定金制度的本意。因此在雙方都違約的情況下定金應當返還。因此一方行使抗辯權不履行合同的也算是違約但抗辯是法定的權利因此這也是屬于法定免責的條件。如果一方當事人出現經營狀況惡化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情形的對方當事人可以中止履行。那么民法典中雙方違約債務能否相抵。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二條當事人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對方對損失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減少相應的損失賠償額。這顯然違反設立定金制度的本意。因此在雙方都違約的情況下定金應當返還。因此一方行使抗辯權不履行合同的也算是違約但抗辯是法定的權利因此這也是屬于法定免責的條件。如果一方當事人出現經營狀況惡化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情形的對方當事人可以中止履行。關于民法典中雙方違約債務能否相抵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民法典中雙方違約債務能否相抵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債權債務雙方當事人都有違約的話是可以相互抵銷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九十二條當事人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對方對損失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減少相應的損失賠償額。
二、雙方違約有什么法律責任
1、雙方當事人都違約而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時可以相應抵銷。
2、雙方都違約的情況下不適用定金罰則。由于雙方過錯導致合同不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約定的如果仍適用定金罰則那就等于在自己不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約定情況下仍能取得他人定金。這勢必會造成一方在喪失定金的同時可主張雙方雙倍返還另一方在取得對方喪失的定金的同時又要雙倍返還于對方。這顯然違反設立定金制度的本意。因此在雙方都違約的情況下定金應當返還。
3、一方當事人因對方違約依法行使抗辯權的不承擔違約責任。從廣義上講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就構成違約。因此一方行使抗辯權不履行合同的也算是違約但抗辯是法定的權利因此這也是屬于法定免責的條件。這里的抗辯權主要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如果沒有履行順序的一方在對方未履行之前有權不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如果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前后履行一方有權不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如果一方當事人出現經營狀況惡化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情形的對方當事人可以中止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