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債務一并轉讓的注意事項

導讀:
由于合同權利義務轉讓包括義務的轉讓因此應取得合同另一方對轉讓的同意。合同權利義務轉讓后原合同消滅新合同成立。實踐中大量存在的是合同權利義務的一并轉移單是合同權利轉讓或合同義務的轉移是較少的因此按合同法的規定均應取得對方當事人的同意。債務存在無效原因的第三人作為新債務人可以向債權人主張無效履行期尚未屆滿的新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履行請求也可以抗辯。如保證債務不當然隨主債務移轉于第三人除非保證人同意。那么債權債務一并轉讓的注意事項。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由于合同權利義務轉讓包括義務的轉讓因此應取得合同另一方對轉讓的同意。合同權利義務轉讓后原合同消滅新合同成立。實踐中大量存在的是合同權利義務的一并轉移單是合同權利轉讓或合同義務的轉移是較少的因此按合同法的規定均應取得對方當事人的同意。債務存在無效原因的第三人作為新債務人可以向債權人主張無效履行期尚未屆滿的新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履行請求也可以抗辯。如保證債務不當然隨主債務移轉于第三人除非保證人同意。關于債權債務一并轉讓的注意事項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債權債務一并轉讓要注意什么
此須經合同對方當事人的同意方可一并轉讓給第三人。
如甲乙簽訂房屋買賣合同買方乙經賣方甲書面同意后將自己的權利義務轉讓給丙丙取得乙在原合同中的買方地位丙即享有合同權利――取得房屋所有權又承擔合同義務――支付房款。由于合同權利義務轉讓包括義務的轉讓因此應取得合同另一方對轉讓的同意。合同權利義務轉讓后原合同消滅新合同成立。同時權利義務的轉讓分別適用合同債權轉讓與合同債務轉讓的合同法有關規定如上面得到的抗辯權從權利從義務的轉讓等。
應當注意的是債權債務的轉讓的一個法律限制是如果法律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的當事人必須辦理批準.登記典型的例子如中外合資企業合同中投資權益的轉讓須經對方的同意并應報原審批機關批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利用貸款或向企業.個人集資建成的國道收費權的轉讓必須經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的批準方生效等等。當事人應注意這一法律限制。
實踐中大量存在的是合同權利義務的一并轉移單是合同權利轉讓或合同義務的轉移是較少的因此按合同法的規定均應取得對方當事人的同意。但有一點不能忽略的是轉讓方轉讓權利義務不光要考慮到對方的同意與受讓方之間也應有明確的約定。法律上雙方當事人間的約定是不能約束第三人的除非第三人明確同意。因此第三人(或受讓方)應加入到合同當事人的約定中來或轉讓方與受讓方應有單獨的協議再去征求轉讓方原合同相對人的同意只有這樣法律手續才是完整的無懈可擊的。
二、債務轉讓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第三人取得債務人的法律地位
免責的債務承擔有效成立后第三人取代原債務人成為新債務人原債務人脫離債的關系由第三人直接向債權人承擔債務。嗣后第三人不履行債的義務債權人不得再請求原債務人承擔債務只能請求第三人承擔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責任或者訴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原債務人對第三人的償還能力并不負擔保責任。并存的債務承擔有效成立后第三人加入到債的關系中成為新債務人同原債務人一起對債權人連帶承擔債務但當事人約定按份承擔債務時依其約定。第三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也可以請求原債務人履行債務。
(二)抗辯權隨之移轉
根據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這一點無論對于免責的債務承擔還是并存的債務承擔都適用。債務存在無效原因的第三人作為新債務人可以向債權人主張無效履行期尚未屆滿的新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履行請求也可以抗辯。此外在雙務合同中也可以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但應注意的是由于債務承擔的無因性沒有特別約定第三人不能基于原因行為的事由對債權人進行抗辯只能基于所承擔的債務本身所具有的抗辯事由向債權人行使抗辯權。
(三)從債務一并隨之移轉
依合同法第八十六條規定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債務有關的從債務。例如附隨于主債務的利息債務隨著主債務的移轉而移轉于第三人。但從債務專屬于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如保證債務不當然隨主債務移轉于第三人除非保證人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