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合同解除權就是合同當事人依照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權利;合同解除權的類型是約定解除權和法定解除權。約定解除權是當事人通雙方協商決定而進行的合同解除行為。法定解除權,是指根據法定合同解除的情形而解除合同的行為。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
答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都包含了當事人的崗位工資、績效工資、各類獎金、津補貼等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員工的勞動報酬。 但依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下列費用不作為計算繳費基數的依據: 1、社會保險個人繳費部分。 2、勞動保護費。 3、福利費。 《國務院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第二條 關于單位和個人繳費基數。根據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特點,《決定》規定的本單位工資總額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機關單位(含參公管理的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資收入中的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西藏特貼、特區津貼、警銜津貼、海關津貼等國家統一規定納入原退休費基數的項目)、規范后的津貼補貼(地區附加津貼)、年終一次性獎金;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資收入中的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西藏特貼、特區津貼等國家統一規定納入原退休費計發基數的項目)、績效工資。其余項目暫部納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
答協議拆遷一般是在雙方自愿的情況下達成的,此種情況下的征收方是除了相關部門以外的普通民事主體,一般是由開發商出面,主動和被征收人商量房屋拆遷事宜,通過訂立協議的方式實現對房屋拆遷的情形,而不是通過合法的行政征收程序進行。協議拆遷是行政機關在現行法律規定之外選擇的一種拆遷方式,這種協議拆遷不具有強制性,屬于民事協議而非行政協議。協議拆遷往往較多地適用于商業開發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四十七條 土地管理監督檢查人員應當經過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行政執法證件后,方可從事土地管理監督檢查工作。
-
答工傷認定下來后用人單位不配合做傷殘鑒定的,勞動者可以自己申請進行傷殘鑒定,鑒定結果出來后可向用人單位要求賠償,用人單位不賠償的,可申請通過勞動仲裁來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工傷認定申請表;(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
答會按照養殖場的價值和搬遷安置費,以及停業損失進行相應的賠償,具體要參照當地的補償標準。法律規定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1、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2、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征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3、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
答 可以,派出所出具處罰決定書后可以去法院起訴。當事人如果對于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行政機關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應當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五條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行政拘留的,應當依法折抵相應刑期。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罰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罰款的,應當折抵相應罰金;行政機關尚未給予當事人罰款的,不再給予罰款。
-
答繼承的房子沒有要求必須過戶,遺產繼承沒有過戶也是會發生物權變動效力的,也是直接會擁有房子的產權,只是對所繼承的房子沒有處分權。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都要經過登記才發生效力。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也就是說房產的所有權從繼承開始的時候就可以取得了,不用再經過較為繁瑣的登記確認產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依法屬于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第二百一十條 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登記機構辦理。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統一登記的范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第二百三十條 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
-
答可以提前退休的工種包括以下幾種1、有毒有害滿8年以上(含8年);2、高溫井下滿9年以上(含9年);3、高空特別繁重滿10年以上(含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
答專利權保護范圍,是指專利權效力所及的發明創造的技術特征和技術幅度。因此,專利權范圍即是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七條 強制許可涉及的發明創造為半導體技術的,其實施限于公共利益的目的和本法第五十三條第2、項規定的情形。第五十八條 除依照本法第五十三條第2、項、第五十五條規定給予的強制許可外,強制許可的實施應當主要為了供應國內市場。第五十九條 依照本法第五十三條第1、項、第五十六條規定申請強制許可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證據,證明其以合理的條件請求專利權人許可其實施專利,但未能在合理的時間內獲得許可。
-
答通常認為財產上損害賠償范圍即合同法規定了三類:1、約定賠償范圍。依當事人的意思而定的損害賠償。2、一般法定賠償范圍。依照法律的一般規定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3、特別法定賠償范圍。由法律基于特殊的立法政策而特別規定的損害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