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權和撫養權的區別是什么

導讀:
監護權和撫養權的區別是法律性質不一樣。民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一般都是對等的,但撫養權是例外之一,生父母不對子女盡撫養義務,其親生子女不能以此為理由不承擔贍養義務,撫養權的權利和義務是基于血親而產生的。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所以,監護權和撫養權不能簡單的理解成父母擁有的某種特殊權利。那么監護權和撫養權的區別是什么。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監護權和撫養權的區別是法律性質不一樣。民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一般都是對等的,但撫養權是例外之一,生父母不對子女盡撫養義務,其親生子女不能以此為理由不承擔贍養義務,撫養權的權利和義務是基于血親而產生的。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所以,監護權和撫養權不能簡單的理解成父母擁有的某種特殊權利。關于監護權和撫養權的區別是什么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監護權和撫養權的區別是什么?
監護權和撫養權的區別是法律性質不一樣。
1、監護權從法理上區分,屬于親屬法中的身份權,但是,監護制度更強調的是國家對個人的強制性和個人對家庭和社會利益的服從性。從這個意義來講,監護具有公法上的義務屬性似乎更為妥當。
2、撫養權問題,一般多作為義務對待,但是它也是一種權利,而且是和人身密切相關的權利,它基于血親(包括擬制血親)而產生。民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一般都是對等的,但撫養權是例外之一,生父母不對子女盡撫養義務,其親生子女不能以此為理由不承擔贍養義務,撫養權的權利和義務是基于血親而產生的。
二、關于監護權的規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二十六條【父母子女之間的法律義務】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二十七條【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八條【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三、離婚怎么確定撫養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其實在我國法律制度中,并沒有明確的解釋撫養權和監護權的區別,因為父母對孩子既有撫養義務,也有監護義務。所以,監護權和撫養權不能簡單的理解成父母擁有的某種特殊權利。
延伸閱讀:
監護權變更法律程序
輪流撫養權監護權是否可以
監護權判給了對方卻不照顧孩子怎么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