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共同犯罪的主犯能判緩刑嗎

導讀:
也即有些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不能表明不予關押也不致再危害社會不能宣告緩刑,我國刑法典之所以將緩刑的適用對象規定為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為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相反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而未被列為適用緩刑的對象,相反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而未被列為適用緩刑的對象。
相反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而未被列為適用緩刑的對象。至于罪行相對更輕的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由于管制刑的特點即對犯罪人不予關押僅限制其一定自由所決定故無適用緩刑之必要。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雖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減輕處罰的情節判決確定的刑期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適用緩刑。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較深有再犯之虞適用緩刑難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適用緩刑。關于兩人共同犯罪的主犯能判緩刑嗎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刑事辯護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兩人共同犯罪的主犯能否判緩刑需要看是否滿足判處緩刑的條件。
根據我國刑法典第72條、第74條的規定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緩刑的附條件不執行原判刑罰的特點決定了緩刑的適用對象只能是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輕重是與犯罪人被判處的刑罰輕重相適應的。我國刑法典之所以將緩刑的適用對象規定為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為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相反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而未被列為適用緩刑的對象。至于罪行相對更輕的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由于管制刑的特點即對犯罪人不予關押僅限制其一定自由所決定故無適用緩刑之必要。所謂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決確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雖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減輕處罰的情節判決確定的刑期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適用緩刑。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緩刑的根本條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不能表明不予關押也不致再危害社會不能宣告緩刑。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適用緩刑因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只能是審判人員的一種推測或預先判斷這種推測或判斷的根據依法只能是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在這兩個因素中犯罪情節較輕屬于已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小應當綜合主觀惡性與客觀危害兩個方面加以綜合評判。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屬于未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較小應當根據犯罪人的罪后各種表現并適當考慮犯罪人的一貫表現作出評判。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較深有再犯之虞適用緩刑難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適用緩刑。
對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怎么處罰
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對主犯罪刑法規定應從重打擊對其定罪量刑按照其所參與的、組織的、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在刑法執行過程中對其減刑、假釋應作從嚴掌握。
刑法對主犯的處罰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二是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主犯按照該主犯在共同犯罪活動中所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或者按照其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由于一般主犯雖然在共同犯罪中對其所參與的犯罪起主要作用但其畢竟還不能像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一樣組織、策劃、指揮甚至參與犯罪集團的全部活動因此對犯罪集團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共同犯罪的主犯在追究刑事責任時其承擔刑事責任的范圍也與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同。他們只對自己親自參與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承擔刑事責任而不像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那樣要對集團所有的犯罪活動承擔刑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