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了,我們怎么處理?

導讀:
車子在路上行駛,總有磕磕碰碰的時候,一旦遇到交通事故,而肇事司機逃逸了,我們該怎么辦?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發生后,當事人明知自己發生了交通事故,為逃避事故責任,故意逃離事故現場,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一種違法行為。如果將傷者送往醫院后,不等警方處理就離開也是逃逸。那么交通肇事逃逸了,我們怎么處理?。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車子在路上行駛,總有磕磕碰碰的時候,一旦遇到交通事故,而肇事司機逃逸了,我們該怎么辦?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發生后,當事人明知自己發生了交通事故,為逃避事故責任,故意逃離事故現場,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一種違法行為。如果將傷者送往醫院后,不等警方處理就離開也是逃逸。關于交通肇事逃逸了,我們怎么處理?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發生后,當事人明知自己發生了交通事故,為逃避事故責任,故意逃離事故現場,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一種違法行為。有兩種情況:
1、人和車都在事故發生后逃離事故現場;
2、棄車逃逸,即當事人將車留在現場,人逃離事故現場。
追尾事故發生后,后方車輛上有人員受傷,但作為前方車輛的司機屬于正常行駛,在報警、打了120之后,可以離開嗎?
答:不可以。在有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的情況下,雙方司機是必須留在現場等待警方前來處理的,只有警方經過調查確定你在事故中沒有責任,才能離開。
發生交通事故時根本不知情,繼續開車走了,算不算逃逸?
答:當時開車走了,如果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現事故發生的,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事故發生后,司機下車把傷者送往醫院后離開,算逃逸嗎?
答:傷者的搶救義務要履行,對責任查清認定也不能逃避。如果將傷者送往醫院后,不等警方處理就離開也是逃逸。但如果是因籌醫療費用暫時離開,經傷者或其家屬同意后留下真實信息,并約定時間返回,就不能稱為逃逸了。
交通肇事逃逸,事故責任怎么認定?
答: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機可能無責任或只有部分責任,但如果逃逸,導致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司機就要負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我們應該怎么處理?
第一件事:盡量多的記住肇事車輛的信息
一旦在駕車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無論對方是否有逃逸企圖,我們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多的記住對方車輛的主要識別特征。記住對方的車牌號、車型、顏色、以及車身上的特別裝飾,甚至是逃逸者的體貌特征,方便警方日后追查。
注意:在突發情況時,我們首先要做的盡可能記住對方車輛的車牌號。
第二件事:切勿盲目追趕肇事車輛
如果發現肇事車輛或人員企圖逃逸,我們最好不要盲目追趕。不要盲目追趕肇事車,可能會刺激到肇事車輛人員,不僅影響自己的駕車情緒,還有可能刺激到肇事車輛司機的情緒,引發更加惡劣的情況發生。
注意:在不違反交規的情況下,可以跟隨對方車輛,期間確認對方車輛信息,以及大致的逃跑方向和路線。但是并不推薦這樣的做法。
第三件事:確保自身安全
不要以危險的方式逼停對方車輛,避免發生過激沖突,以及正面沖突,一定要確保自身安全,防止惡性傷害事件發生。注意:在對方肇事逃逸之后,切勿與對方發生正面的過激行為,如果伸出路況不佳、光照不明,而且地理位置又不熟悉。
第四件事:確認對方車輛特征后,盡快報警
如果事故發生在人流、車流量較大的地區,先記住車輛特征,然后立即報警,并保持現場拍照取證。如果現場有人員受傷,還需要及時撥打急救電話。
注意:如果對方已經逃逸,自己則需要保留現場,進行現場拍照,可以當做補充證據使用。另外盡可能完整清晰的向交警描述事情經過。
報案之后要做好一下“兩件事”
第一:保持手機暢通
在報案之后,案件將交由事發所在地的交通隊處理,因此在辦案取證期間,需要我們保持手機處于暢通狀態,以便隨時能與警方保持聯系,避免耽誤和影響辦案進程。
第二:提供充足證據
報案之后,除了向警方提供肇事車輛特征和信息之外,還可以使用手機或者行車記錄儀拍到的畫面,當做調查的輔助線索和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