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訴訟時效期限是多久

導讀: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合同糾紛法律法規一、《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合同法的制定目的是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合同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私法。
一、合同訴訟時效期限是多久、一般多少年?
三年。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二、合同效力待定的情形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效力待定;
2、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效力待定;
3、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效力待定;
4、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訂立的合同效力待定。
合同糾紛法律法規
一、《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一款,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條第一款,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有效。
合同履行完畢可不可以撤銷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所以,只要符合合同可撤銷的條件,即使履行完畢,也可以要求撤銷。
合同法是公法還是私法
合同法是私法。合同法的制定目的是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合同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私法。
而公法調整的不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公法是規范國家與普通公民、組織以及國家機關及其成員之間關系的法律。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就是公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