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包括哪些

導讀:
聽證的法定程序:&emsp,行政機關擬作出像較大數額罰款、沒收較大數額違法所得、沒收較大價值非法財物、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等較重的行政處罰時,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要點三、行政處罰作出前可申請聽證一般來講,在行政處罰作出前,行政機關告知當事人擬作出的行政處罰內容及事實、理由、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申辯、要求聽證等權利。
聽證的法定程序:&emsp,行政機關擬作出像較大數額罰款、沒收較大數額違法所得、沒收較大價值非法財物、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等較重的行政處罰時,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要點三、行政處罰作出前可申請聽證一般來講,在行政處罰作出前,行政機關告知當事人擬作出的行政處罰內容及事實、理由、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申辯、要求聽證等權利。
要點一、行政處罰的種類
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一般分為(一)警告、通報批評;(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四)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五)行政拘留。
這五類,屬于法律明確規定的行政處罰類型,但在實際生活中,一些行政處罰行為很難被識別,歸到這五類里面。
不過,根據行政處罰的定義來看,凡是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都是行政處罰。
要點二、行政處罰的設定
行政處罰是行政機關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人所實施的行政制裁,具有明顯的懲罰性。行政處罰的設定可不是某個人動動嘴皮子,某個行政單位蓋個章發個文就說了算的。
只有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也只能由法律設定。此處所說的法律,單指全國人大、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的效力層級低于法律,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國務院部門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總結一句話,設定行政處罰的主體是法定的,享有立法權是設定行政處罰的前提。生活中,某個機關隨隨便便作出的“不知名”的減損他人權益、增加他人義務的行政行為可能就是違法的。
要點三、行政處罰作出前可申請聽證
一般來講,在行政處罰作出前,行政機關告知當事人擬作出的行政處罰內容及事實、理由、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申辯、要求聽證等權利。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申辯,且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陳述、申辯而給予更重的處罰。
行政機關擬作出像較大數額罰款、沒收較大數額違法所得、沒收較大價值非法財物、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等較重的行政處罰時,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
聽證的法定程序:
(一)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后五日內提出;
(二)行政機關應當在舉行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及有關人員聽證的時間、地點;
(三)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依法予以保密外,聽證公開舉行;
(四)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
(五)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
(六)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席聽證或者未經許可中途退出聽證的,視為放棄聽證權利,行政機關終止聽證;
(七)舉行聽證時,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證;
(八)聽證應當制作筆錄。筆錄應當交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核對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拒絕簽字或者蓋章的,由聽證主持人在筆錄中注明。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聽證不是走過場,聽證結束后,行政機關應當根據聽證筆錄,依法作出決定。結果無論如何,當事人都不需要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要點四、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救濟途徑
根據現有的法律規定,當事人如不服行政處罰決定,可在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復議,也可在六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兩種救濟途徑,當事人可以自由選擇。
但需要注意的是,若當事人選擇先申請行政復議,后對行政復議結果也不服的,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訴訟時效可就不是六個月了,而是十五日。此種情況,訴訟時效是以收到行政復議決定書之日起算。
相信通過以上四大要點,各位對行政處罰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還是要提醒各位朋友,法律常識的積累很有必要,胸有“成竹”才會遇事不慌。當然,實務中,有一些行政機關的作出的行為“奇奇怪怪”,很難被歸類,此時還是建議多和專業的律師溝通,及時尋求專業的幫助,避免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