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腳踝骨折傷殘鑒定

導讀:
車禍腳踝骨折傷殘鑒定:交通事故腳踝骨折算10級傷殘,但是具體的情況的話還是需要根據鑒定的機構所出具的專業結論為標準的。
車禍腳踝骨折傷殘鑒定
交通事故腳踝骨折算10級傷殘,但是具體的情況的話還是需要根據鑒定的機構所出具的專業結論為標準的。根據我們國家的《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當中40條第2款明確的規定,在治療完畢之后,應當由具有資格的鑒定機構來評定等級。
交通事故造成踝骨骨折,傷殘十級的標準是一肢喪失功能10%以上。這個10%是怎么得出來的?下肢三個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分別占下肢權重指數的0.6、0.28和0.12,踝關節的活動度一般在70度(以踝關節為軸心,腳底板可以上翹約20度,下翻約50度),鑒定時一般是以另一只未受傷的腳的踝關節活動度為參照標準,分別測出上翹(專業術語背屈)和下翻(專業術語跖屈)可活動度數,計算出背屈和跖屈的活動受限度的比例,再算出平均值,再乘上0.12的權重指數,得出的結果等于或大于10%,就構成十級傷殘,達到20%就是九級傷殘。但是如果內踝與外踝都骨折了,則有定殘的可能,如果只有一側,構不成傷殘。
交通事故腳踝骨折十級傷殘鑒定標準
(一)尺骨或橈骨 粉碎性骨折。
休息滿4個月可做鑒定,看肌電圖:尺、橈骨神經是否受損。
(二)鎖骨骨折:觀察手臂活動是否受限,是否能上舉觸摸頭頂。
(三)4根肋骨骨折或2根肋骨缺失。
(四)髕骨粉碎性骨折,加內固定,放寬條件可能夠上十級;髕骨線性骨折不易構成傷殘。
(五)內踝或外踝較大面積粉碎性骨折,導致雙足高低不平,可做十級;內、外踝同時骨折,可做十級。
(六)腰椎或胸椎椎體三分之一壓縮性骨折,十級。觀察CT壓縮面是否達三分之一。
(七)顱腦骨折,入院時有昏迷癥狀,并伴蛛網膜下出血,可做十級;僅顱腦骨折或癲癇,不易做傷殘。
(八)癲癇傷殘標準要求較高。外傷性癲癇:伴顱腦外傷(腦內需有損傷),發作頻率較高(出院3到6個月后仍經常發作),并要求此次受傷前沒有癲癇病史。需看腦電圖。外傷性癲癇,藥物能夠控制,但遺留腦電圖中度以上改變。
(九) 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打內固定,可做十級。
(十)外傷性白內障,影響視力,滿6個月,可做十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規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