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程款的訴訟時效怎么確定

導讀:
我國法律規定訴訟時效可以通過一定的主張權利行為得以中斷,中斷后訴訟時效可以重新計算。拖欠太久的工程款,承包商經常因法律意識淡薄或礙于情面怕影響與建設方的關系等原因而錯過訴訟時效。
(一)工程欠款的訴訟時效為兩年,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拖欠行為起算。我國法律規定訴訟時效可以通過一定的主張權利行為得以中斷,中斷后訴訟時效可以重新計算。
(二)大多數拖欠工程款已歷時相當久,甚至超過兩年,有的甚至達到十年之久。拖欠太久的工程款,承包商經常因法律意識淡薄或礙于情面怕影響與建設方的關系等原因而錯過訴訟時效。因此,各承包商可以采取書面發函(對方一定要簽收或采取掛號信等形式證明已送達)、向清欠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投訴(一定要有書面記錄)、與發包方補充協議或簽訂還款協議等辦法,使訴訟時效中斷。
(一)錄音催討法:有一個工程尾款幾十萬元拖欠長達10年未還。施工方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中允許的方式,采用電話錄音、錄像,取得了時效中斷的視聽證據。通話主要內容應包含:一是對方欠款數額;二是施工方自何時以來一直在主張債權;三是何時歸還欠款。
(二)銀行轉賬法:如某工程業主拖欠幾十萬元工程款,多年來業主以各種借口推拖不還,也不作對賬記錄,致使債 權超過了訴訟時效期。為了獲得證據,施工方可以確立了首先派人去對方單位清欠,對方能給多少就要多少,但是不拿現金,要求從銀行走匯票,想方設法恢復訴訟時效。
(三)協商對賬法:雙方重新簽訂的聯系單、對賬單是有效清欠證據。
(四)故意主張法:若欠款金額為4萬,已超過三年時效。施工方以特快專遞方式致函業主,故意要求清償8萬元欠款。有時債務方覺得冤枉,回函只承認其中的4萬元。這樣復函就是施工方勝訴的證據。
部分工程在工程完工后,因建設方拖延而遲遲不能辦理結算,有部分施工企業認為,工程沒有辦理結算,則不存在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但根據《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的指導意見》第37條的規定,工程結算也應有訴訟時效,該意見規定:“承包人結算工程價款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自當事人約定的結算期限屆滿之日起算。當事人約定于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結算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算;當事人約定發包人在收到承包人結算文件后之結算期限內協助結算的,訴訟時效自該結算期限屆滿之日起算;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被解除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合同被解除之日起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