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款拖欠訴訟狀格式

導讀:
(一)雙方已經達成結算協議,工程款數額已經確定的,從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計算訴訟時效。當事人對工程款的支付期限有約定的,自約定付款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兩年訴訟時效。工程款的訴訟時效從竣工驗收之日起算。拖欠太久的工程款,承包商經常因法律意識淡薄或礙于情面怕影響與建設方的關系等原因而錯過訴訟時效。在此有必要提醒:工程欠款的訴訟時效為三年,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拖欠行為起算。我國法律規定訴訟時效可以通過一定的主張權利行為得以中斷,中斷后訴訟時效可以重新計算。
(一)文頭。一般寫“民事起訴書”或“民事起訴狀”。
(二)列明訴訟主體。原告和被告是基本的訴訟主體。有第三人的,還要列明第三人。
自然人訴訟主體的,要按照“姓名、性別、民族、出生年月日、職業、住址、身份證號、聯系方式”的順序寫明。其中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確實不清楚的可以寫個大概年齡)住址、聯系方式5項是必須有的。
單位訴訟主體的,要寫明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住址(住所地)聯系方式,最好能附有其營業執照的復印件。
(三)訴訟請求。訴訟請求要用序號分開,每條按照“請求依法判令XXXXX;”的格式來寫。另外,現在有的法院要求訴狀還要列明案由。但案由不是必須有的部分。
(四)事實與理由。即先說明事實(比如受到侵害),再說明要求賠償的理由(實體法的規定)和提起訴訟(程序法的規定)的理由。實踐中為了簡便,有些簡單的案件也可以不詳細列明理由,只寫“依法應承擔責任”、“依法起訴至貴院”即可。
(五)文尾。文尾要寫清遞交訴狀的法院、具狀人(原告)起訴時間。向人民法院遞交的訴狀中,必須有至少一份是由具狀人親筆簽字(蓋章、按手印)的原件。
我國多部法律條文都提及工程款優先受償權的訴訟時效,所以我們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確定工程款優先受償權的訴訟時效同時不能忽略訴訟時效的起算點,我國訴訟時效的起算點有如下情形方式。
(一)雙方已經達成結算協議,工程款數額已經確定的,從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計算訴訟時效。
對于雙方已經達成結算協議,工程款數額已經確定的。該工程款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有履行期限的的債權,訴訟時效當然的應當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算。當事人對工程款的支付期限有約定的,自約定付款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兩年訴訟時效。對于分期支付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訴訟時效制度規定》第五條:“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從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二)雙方未達成結算協議,工程款數額尚未確定的,如何計算訴訟時效,分為以下幾種情形。
1、雙方未結算,但合同約定竣工驗收合格之日支付工程款的。工程款的訴訟時效從竣工驗收之日起算。對于竣工日期如何認定,實踐認為,工程已經竣工驗收質量合格的,以竣工驗收之日為工程竣工日;竣工驗收質量不合格的,以工程修復重新驗收之日為工程竣工日;工程未經竣工驗收,發包人擅自使用的,以發包人擅自使用之日為工程竣工日。實踐中,對于承包人提交了竣工驗收文件,發包人在合理期限內無正當理由不組織竣工驗收的,合理期限屆滿之日視為工程竣工日,合理期限一般為30天。
大多數拖欠工程款已歷時相當久,甚至超過三年,有的甚至達到十年之久。拖欠太久的工程款,承包商經常因法律意識淡薄或礙于情面怕影響與建設方的關系等原因而錯過訴訟時效。
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在此有必要提醒:工程欠款的訴訟時效為三年,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拖欠行為起算。
我國法律規定訴訟時效可以通過一定的主張權利行為得以中斷,中斷后訴訟時效可以重新計算。
因此,各承包商可以采取書面發函(對方一定要簽收或采取掛號信等形式證明已送達)、向清欠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投訴(一定要有書面記錄)、與發包方補充協議或簽訂還款協議等辦法,使訴訟時效中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