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文物罪法院會判多久

導讀:
走私文物罪的犯罪客體是國家對外貿易管理秩序,倒賣文物罪侵犯的是國家對文物的保護和管理秩序。走私文物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海關法規,逃避海關監管,非法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境;倒賣文物罪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文物保護法規,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的行為。走私文物罪不要求行為人具有特定的目的,倒賣文物罪要求行為人必須以牟利為目的。走私文物罪的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單位犯本罪的應予雙罰。
一、走私文物罪法院會判多久
1、行為人構成走私文物罪既遂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若是單位犯此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2、法律依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二款、第四款
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黃金、白銀和其他貴重金屬或者國家禁止進出口的珍貴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本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條各款的規定處罰。
二、走私文物罪與倒賣文物罪有何不同
(一)犯罪客體不同。走私文物罪的犯罪客體是國家對外貿易管理秩序,倒賣文物罪侵犯的是國家對文物的保護和管理秩序。
(二)犯罪對象不同。走私文物罪的對象是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包括珍貴文物和其他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倒賣文物罪的對象是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法律依據:《文物保護法》第51條的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得買賣下列文物:
1、國有文物,但是國家允許的除外;
2、非國有館藏珍貴文物;
3、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中的壁畫、雕塑、建筑構件等,但是依法拆除的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中的壁畫、雕塑、建筑構件等不屬于本法第二十條第四款規定的應由文物收藏單位收藏的除外;
4、來源不符合本法第五十條規定的文物。”第50條規定:“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收藏通過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
(1)依法繼承或者接受贈與;
(2)從文物商店購買;
(3)從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購買;
(4)公民個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換或者依法轉讓;
(5)國家規定的其他合法方式。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收藏的前款文物可以依法流通。”
(三)犯罪客觀方面不同。走私文物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海關法規,逃避海關監管,非法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境;倒賣文物罪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文物保護法規,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的行為。
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是指以出賣為目的而非法收購、銷售、運輸、轉手買賣國家禁止經營的珍貴文物或一般文物。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無權從事文物經營活動的單位或者個人從事上述經營業務,從中牟利;另一種是經營國家不允許自由買賣包括拍賣的文物。
(四)犯罪主觀方面不同。走私文物罪不要求行為人具有特定的目的,倒賣文物罪要求行為人必須以牟利為目的。
走私文物罪的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單位犯本罪的應予雙罰。同時,本罪系故意犯罪,過失不構成本罪。最后,本罪名系新設立的罪名。司法解釋不但明確了量刑的數額標準,同時規定,低一檔次數量的量刑標準中,如有文物嚴重毀損、無法追回、用特種車輛走私、集團首犯等情節的,要按高檔次量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