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怎么認定

導讀:
民間借貸案件具有實踐性特征,借貸合同的成立,不僅要有當事人的合意,還要有交付錢款的事實。但是顯而易見,民間借貸的隨意性、風險性容易造成諸多社會問題。由此看來,民間借貸也必須規范運作,逐步納入法制化的軌道。
一、民間借貸怎么認定
1、民間借貸法律關系的成立需符合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
形式要件即達成合意的外在形式,如借條、借款合同、口頭約定以及其他可以表明雙方借款合意的形式;實質要件即款項的實際交付。民間借貸案件具有實踐性特征,借貸合同的成立,不僅要有當事人的合意,還要有交付錢款的事實。
2、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條規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二、民間貸款的概念有哪些
民間借貸作為一種資源豐富、操作簡捷靈便的融資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銀行信貸資金不足的矛盾,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但是顯而易見,民間借貸的隨意性、風險性容易造成諸多社會問題。向私人借錢,大多是在半公開甚至秘密進行的資金交易,借貸雙方僅靠所謂的信譽維持,借貸手續不完備,缺乏擔保抵押,無可靠的法律保障,一旦遇到情況變化,極易引發糾紛乃至刑事犯罪。
由此看來,民間借貸也必須規范運作,逐步納入法制化的軌道。
為了避免借貸雙方發生不必要的經濟糾紛,保護債權人的經濟利益,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借貸要合法
2、訂立協議;
3、利率應合法;
4、提供擔保;
5、及時催收;
6、運用法律;
7、利息約定;
8、簽訂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