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履行合同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導讀:
、如果合同沒有約定違約責任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因這些原因引起違約,當事人不能承擔違約責任。而在雙方過錯的情況下,過錯的大小是其承擔違約責任大小的依據。
一、不履行合同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1、不履行合同的,需要承擔違約責任,違約責任承擔的方式如下:
(1)、如果合同有約定的,按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如支付違約金、適用定金罰則等。
(2)、如果合同沒有約定違約責任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違約責任】、第五百八十五條【違約金】、第五百八十六條【定金擔?!?/p>
二、合同違約構成要件
1、行為
也就是一方當事人必須有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行為,這是構成違約責任的客觀條件。違約行為只能在特定的關系中才能產生。違約行為發生的前提是,當事人之間已經存在著合同關系。如果合同關系并不存在(如尚未成立,或已被解除,或被宣告無效),則不發生違約行為。
2、過錯
即違約一方當事人主觀上有過錯,這也是違約責任的主觀要件。當事人違約可能有各種原因,如不可抗力、對方違約等。因這些原因引起違約,當事人不能承擔違約責任。只有因違約當事人的原因造成違約責任。因此,違約當事人要承擔違約責任,主觀上必須要有過錯。而在雙方過錯的情況下,過錯的大小是其承擔違約責任大小的依據。
3、損害事實
損害事實指當事人違約給對方造成了財產上的損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從權利角度考慮,只要有違約行為,合同債權人的權利就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其損失即已發生。在違約人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不必考慮對方當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損害及損害的大小;而在需要支付賠償金的情況下,則必須考慮當事人所受到的實際損害。
4、因果關系
即違約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違約當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只限于因其違約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對合同對方當事人的其他損失,違約人自然沒有賠償的義務。違約行為造成的損害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對這兩種損害違約人應賠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