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精神病怎么離婚

導讀:
間歇性精神病人如何離婚離婚訴訟屬于身份關系的訴訟,必須由離婚當事人表明是否愿意離婚,訴訟代理人無權表示離與不離這種意見,而患精神病的離婚當事人又無訴訟行為能力,因此,這類案件應由人民法院以判決的形式結案。關于間歇性精神病怎么離婚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間歇性精神病人如何離婚離婚訴訟屬于身份關系的訴訟,必須由離婚當事人表明是否愿意離婚,訴訟代理人無權表示離與不離這種意見,而患精神病的離婚當事人又無訴訟行為能力,因此,這類案件應由人民法院以判決的形式結案。關于間歇性精神病怎么離婚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間歇性精神病怎么離婚
離婚訴訟屬于身份關系的訴訟,必須由離婚當事人表明是否愿意離婚,訴訟代理人無權表示離與不離這種意見,而患精神病的離婚當事人又無訴訟行為能力,因此,這類案件應由人民法院以判決的形式結案。對于訴訟代理人與對方協商,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應審查協議的內容是否最大限度保護了精神病人的利益,防止精神病人的利益受到侵犯,并根據他們協議的內容制作判決書,以判決的形式結案。
一、和精神病人離婚能協議離婚嗎?
精神病人能不能協議離婚呢?精神病患者不能“協議”離婚。根據法律規定,婚姻關系是一種身份關系,因此一般說來,對于婚姻關系中實體性的權利義務,只能由當事人自己提出主張才行。而精神病患者在法律上稱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控制能力和辨認能力,自己不能夠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正因為如此,我國才規定,辦理離婚登記的當事人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婚姻登記機關不予受理其離婚登記申請。也就是說,這樣的人離婚不能用“協議”方式,而必須通過訴訟,讓法院來判決。
二、和精神病人離婚能訴訟離婚嗎?
我國《民法典》規定:“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提出訴訟,可以由本人親自出庭或請代理人代為出庭。我國《民法典》規定:“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對此,民事訴訟法規定,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志的以外,仍應出庭;卻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
提出離婚訴訟,必須是婚姻關系的一方當事人,且必須是他本人的意思表示,任何他人不得代替婚姻關系的一方當事人提出離婚訴訟。法律規定,法院在民事訴訟中有權指定代理人代理當事人參加訴訟,但這不得違反法律關于禁止代理的強行性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