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家庭暴力應承擔的民事責任

導讀: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重婚行為和長期的婚外同居行為侵害的是配偶一方的身份權這一侵害行為會造成受害人精神上的痛苦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立法意圖是指家庭中不履行家庭義務的一方造成對方精神損害的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那么實施家庭暴力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重婚行為和長期的婚外同居行為侵害的是配偶一方的身份權這一侵害行為會造成受害人精神上的痛苦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立法意圖是指家庭中不履行家庭義務的一方造成對方精神損害的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關于實施家庭暴力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家庭暴力應承擔的民事責任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侵害婦女的合法權益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應當依法賠償或者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該條款沒有說明無過錯方是就什么權利要求賠償。如果就該權利是被侵害的生命權、健康權、名譽權或是人身自由權婚姻法沒有必要對此類損害賠償進行規定因為這在民法中早有規定。如果上述權利受到損害并要求賠償也不需要“導致離婚”這一構成要件所以筆者認為該條款規定是針對精神損害賠償而言。如果配偶一方認為對方的行為造成自己精神上的痛苦可以要求對方賠償自己的精神損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頒布實施后精神損害賠償已在司法實踐中有效地操作了。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如果配偶一方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應當符合精神損害賠償的下列要件
1、配偶一方的人格權受到非法侵害如虐待、遺棄、家庭暴力等行為直接侵害了受害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等人格權符合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條件。重婚行為和長期的婚外同居行為侵害的是配偶一方的身份權這一侵害行為會造成受害人精神上的痛苦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2、因侵權導致的精神損害必須造成嚴重后果否則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3、請求損害賠償的是無過錯方。
婚姻法與民法對過錯概念的認定不同民法上所說的過錯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其行為的危險后果但仍然實施該行為的心理狀態而婚姻法上所說的過錯則是指一方違反家庭義務的行為如違反忠實義務、對家庭成員有虐待、暴力等行為。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立法意圖是指家庭中不履行家庭義務的一方造成對方精神損害的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如果配偶一方侵害了另一方的合法權益是否需要賠償?婚姻法沒有具體規定。從法理上講侵害人應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夫妻雖然共同生活但是雙方各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權利權利受到損害自然可以要求賠償。在實際操作中則首先需要確定用于賠償的財產和賠償所得財產的歸屬。如果夫妻實行約定財產制財產歸屬可以通過約定來解決即從夫妻一方的財產中撥付出賠償費用在約定所得的賠償歸受害人所有。但是如果在共同財產制下夫妻沒有析產以前是無法確定夫妻一方的專有財產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取得的賠償仍作為夫妻的共同財產這樣的賠償失去實際意義。所以修改后的婚姻法第十八、十九條確立的夫妻特有財產制度為配偶之間要求損害賠償提供事實上的可能。
二、家庭暴力的種類有哪些
(一)因為夫妻之間經濟依附關系而產生的家庭暴力現象。
當夫妻之間的婚姻建立在一種利益關系的基礎之上的時候就難免因為一方的弱勢而在人格與人身方面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在我們接觸的受害女性中大部分是沒有社會地位無職業但有漂亮的外表這些女性貪圖享受的心理于是盡可能的找城里的職工城里的職工由于在家庭或自身的條件(外貌、年齡、人品、工作)等方面有欠缺的地方男圖貌女圖財兩者在這種利益的驅動下便成立了家庭。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家庭中男方不再看中女方的容貌而經濟占據了家庭的主要地位男權的意識與日俱增于是女性在家庭中失去了地位成為男人的出氣筒進而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二)由于第三者或者沉溺于色情場所的出現導致家庭暴力的產生。
當社會在發展的同時很多低級的東西很多庸俗的東西很多落后的文化也同時滋生起來。在社會娛樂業中隱藏著許多為社會所不容的現象賣淫、嫖娼者屢禁不止一些人在經濟上有了些剩余于是享樂的意識增強花天酒地、更有甚者包二奶尋求刺激。此時的家庭已經不是男人的港灣而成為一種禁錮為尋找不盡義務的自由男人以武力來解除家庭的關系在這樣的家庭中女性成了犧牲品。
(三)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導致的家庭成員之間矛盾。
在家庭中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可在教育的方法上有的家長缺乏考慮由于孩子的成績下降父母覺得臉上無光于是對孩子進行打罵有的甚至把孩子打得遍體鱗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夫妻之間長輩與晚輩之間會有許多的差異在這些差異面前難免會發生爭執于是長期以往就會形成積怨從而產生家庭暴力現象。
(四)因為不良習慣而產生的家庭暴力現象。
在有的家庭中丈夫或者妻子有一些難以改變的不良習慣比如說傳播小道消息導致的鄰里不和比如說喜歡賭錢打牌而導致的夫妻矛盾重重在這些小事上不斷摩擦從小到大最后走向家庭暴力。
(五)新家庭暴力現象
在現代社會里每一種事物都在產生著深刻的變化家庭暴力現象也是如此我們在訪談中發現現在的家庭暴力不僅體為身體的傷害還有心理的傷害夫妻間的相互冷漠冷嘲熱諷成為一種比較多的家庭冷暴力現象另外在一些家庭中并不是婦女才是受虐待一方有不少的家庭中男子成為了受虐待一方。
(六)其它類型的家庭暴力現象
產生家庭暴力根據原因可以分為很多各類每一種原因都可以成為一個種類除以上原因外還有如家庭經營問題比如因為夫妻個性問題比如說因為與雙方父母相處問題比如說落后的觀念問題認為妻子就應該聽丈夫的話丈夫有說一不二的權威從而大男子主義的作風很嚴重等等都可能產生家庭矛盾導致家庭暴力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