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有多長?

導讀:
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關系到借貸雙方尤其是出借人的利益,我國法律對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有規定的,通常在因為民間借貸產生了糾紛,而當事人又想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才會涉及到訴訟時效的問題。那么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有多長?。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關系到借貸雙方尤其是出借人的利益,我國法律對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有規定的,通常在因為民間借貸產生了糾紛,而當事人又想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才會涉及到訴訟時效的問題。關于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有多長?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關系到借貸雙方尤其是出借人的利益,我國法律對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有規定的,通常在因為民間借貸產生了糾紛,而當事人又想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才會涉及到訴訟時效的問題。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有多長?
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有多長?
1、對于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訴訟時效為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3年,逾期則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保護的權利。
2、對于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債務人在約定期限屆滿后未履行債務而出具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應當認定訴訟時效中斷,從收到欠款條的第二天開始重新計算訴訟時效(3年)。
3、對于不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也就是沒有寫明還款日期的民間借貸,不受訴訟時效規定的限制,但是受最長20年保護期的限制。
4、對于不定期的民間借貸,如果借款人明確表示拒絕還款的(當然由借款人舉證證明其已經明確表示不予還款),則從借款人明確表示拒絕還款之日起適用3年的訴訟時效期間。
5、對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民間借貸,當事人雙方就原債務達成還款協議,或者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章,就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
如果債權已經超過訴訟時效,債權人應如何處理呢?
如果無法找到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只能尋找其他的救濟方式。一般來說,債權只有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限內主張,才會得到法律的保護。在債務人及時行使時效抗辯權的情況下,無論是公力救濟還是私力救濟,已無適用之意義。因此,下文如無特別說明,均以債務人不行使時效抗辯權為前提。
(1)盡量考慮通過友好協商,爭取債務人自愿還款或達成還款協議。
首先,爭取債務人自愿還款。按照我國《民法通則》的理論,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消滅的僅僅是債權人的勝訴權,權利并沒有喪失。超過訴訟時效后如果債務人自愿履行債務,債權人便可接受債務人的清償而使債權得到滿足;債務人在清償債務后,不得以債權已過訴訟時效為由,要求債權人返還財產。當債務人償還部分債務后又停止履行債務,應將債務人的履行視為訴訟時效重新計算的事由,債務人履行部分債務意味著債務人對此筆債務的認可,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未完成的部分債務,債權人也有權請求法院強制債務人履行債務,而不論債務人是否意識到債權是否已過訴訟時效。
其次,爭取債務人與債權人達成還款協議。最高人民法院在【法釋(2008)11號】第十六條中指出,義務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擔保、請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償債務計劃等承諾或者行為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同意履行義務。雙方當事人在超過訴訟時效后達成還款協議的,視為對此筆債務的重新確認,債務人的還款意思表示可以導致訴訟時效的重新計算。
(2)無法協商的,債權人一方可考慮向對方發出催收到期款項通知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