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賴黑名單查詢是如何的

導讀:
截至11月4日,全國法院依職權共將31259例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納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那么老賴黑名單查詢是如何的。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截至11月4日,全國法院依職權共將31259例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納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關于老賴黑名單查詢是如何的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老賴黑名單簡介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通報全國法院第一批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有關情況,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的實施情況。為配合《規定》的實施,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已于2013年10月24日開通。截至11月4日,全國法院依職權共將31259例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納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這其中,名單涵蓋了社會各行各業的“老賴”,除了賴賬大戶集中的房地產、外貿加工等行業,值得關注的是,一些新興行業也名列其中。
二、老賴黑名單查詢網站或方法
1、網上查詢
輸入:失信被執行人查詢等關鍵詞,就可以看到一張列表如下,再輸入你要查詢的老賴名稱,就可以得到結果了
2、最高人民法院查詢
查詢信息目前都比較準確,尤其以最高人民法院的最全。
3、全國執行信息公開網
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
三、社會限制
失信者“黑名單”是社會誠信機制建設加碼的重要一步。不難想見,如果執行到位,“老賴”們必然會在招標投標、行政審批、融資信貸等多方面受限,以及不良信息在輿論及媒體倒逼之下,主動到人民法院履行法律義務。從法律來說,《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規定,“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第二百五十五條規定,“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采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守約踐諾,法之底線。
現實生活中,還是有不少人因手段成功或“意志堅定”,成功扮演著“法律白條”的角色,債權人也只能憤而無方。雖說天有不測風云,不否認在交易過程當中有失去履行債務的能力,但這并不在此次失信被執行人的規定之列。從公布名單統計的分類來看,這些“老賴”大多在交易時主觀意愿上就不想履行義務,因此,交易后不計后果耍賴毀約,才成為不當得利的招數。換言之,如果及早規范市場交易行為,把“老賴”攔在交易門檻之外,糾葛也許會少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