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方事故有逃逸說法嗎

導讀:
經公安機關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確認駕駛員周先生承擔該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法庭上,被告保險公司辯稱,事故發生后,駕駛員未報警就駛離現場,屬于交通事故逃逸的情形,同時導致公安機關無法查明具體的事故情況,故根據機動車損失保險條款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的相關約定,該情形屬于保險公司責任免除的范圍。法院經過審理后認為,交通事故發生后,駕駛員周先生離開現場是基于救助自身的需要,而不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因此,如果投保車輛的司機交通肇事后逃逸,保險公司往往依據免責條款不予理賠。那么單方事故有逃逸說法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經公安機關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確認駕駛員周先生承擔該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法庭上,被告保險公司辯稱,事故發生后,駕駛員未報警就駛離現場,屬于交通事故逃逸的情形,同時導致公安機關無法查明具體的事故情況,故根據機動車損失保險條款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的相關約定,該情形屬于保險公司責任免除的范圍。法院經過審理后認為,交通事故發生后,駕駛員周先生離開現場是基于救助自身的需要,而不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因此,如果投保車輛的司機交通肇事后逃逸,保險公司往往依據免責條款不予理賠。關于單方事故有逃逸說法嗎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案情簡介:
駕駛員周先生駕駛妻子許女士的奧迪A3小型轎車行駛過程中,由于駕駛不慎,與公路中間隔離欄相撞,造成車輛受損及隔離欄損壞的交通事故。隨后,他通過路人的幫助,打電話給妻子許女士,并搭坐路人車輛離開事故現場,前往醫院對受傷的右手進行治療。
經公安機關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確認駕駛員周先生承擔該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經上海道路交通事故物損評估中心評估,護欄物損5050元、評估費320元,車輛施救費2610元,該款項均由車主許女士支付。由于許女士曾為該車輛投保了機動車損失保險、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等,她遂向保險公司提出賠償要求。
然而,讓許女士萬萬沒想到的是,保險公司拒絕承擔保險責任,理由竟然是周先生在交通肇事后逃逸,不在保險合同約定的理賠范圍內。為此,許女士一紙訴狀將保險公司訴至金山法院,要求保險公司支付財產損失298,880元。
法庭上,被告保險公司辯稱,事故發生后,駕駛員未報警就駛離現場,屬于交通事故逃逸的情形,同時導致公安機關無法查明具體的事故情況,故根據機動車損失保險條款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的相關約定,該情形屬于保險公司責任免除的范圍。對于責任免除條款,保險人已經履行明確告知、說明義務。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訴訟中,有關公司對奧迪A3轎車車損情況進行了司法評估,評估價值為236,845.39元。
法院經過審理后認為,交通事故發生后,駕駛員周先生離開現場是基于救助自身的需要,而不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同時,事故發生后駕駛員離開現場前及時通知被保險人許女士,被保險人許女士及時報警和報險,未造成現場破壞、證據滅失等后果,并未影響對事故性質的認定以及被告的利益,其行為不構成逃逸,被告應當在保險合同約定的理賠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據此,金山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決被告保險公司支付原告許女士理賠款人民幣24.4余萬元。
律師說法
問: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后離開現場的行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否屬于保險責任免除的范圍?
答: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發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追究,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車主投保的機動車損失保險條款及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一般都將“交通肇事后逃逸”列入免責條款。因此,如果投保車輛的司機交通肇事后逃逸,保險公司往往依據免責條款不予理賠。但是,它以行為人為逃避法律追究為主觀目的條件,以行為人逃離事故現場為客觀方面,行為人有法定事由或者正當理由的除外。
本案中,判定肇事司機棄車逃離現場的行為是否為“交通肇事后逃逸”,關鍵在于司機逃離現場主觀上是否“為了逃避法律追究”。
本案是單方事故,法官綜合考慮到駕駛員事故發生后離開現場是基于救助自身的需要,離開前及時通知被保險人,委托被保險人及時報警和報險,履行了向保險人的出險通知義務,并且未造成事故性質的無法確定和保險責任無法認定的后果,充分論述了駕駛員離開行為不構成逃逸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