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對父母的財產是否有繼承權

導讀:
兒女對父母的財產是否有繼承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法院經審理后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九條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繼承權,本案中三個女兒均有權繼承其父親的遺產,且其父親生前未立下遺囑對財產進行處理,被告未能舉證證明其完全享有上述財產,故應按法定繼承進行處理。那么兒女對父母的財產是否有繼承權。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兒女對父母的財產是否有繼承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法院經審理后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九條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繼承權,本案中三個女兒均有權繼承其父親的遺產,且其父親生前未立下遺囑對財產進行處理,被告未能舉證證明其完全享有上述財產,故應按法定繼承進行處理。關于兒女對父母的財產是否有繼承權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兒女對父母的財產是否有繼承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十六條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并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案例
這是一起很簡單的繼承糾紛案件,但卻是目前社會一個典型的縮影。提起訴訟的是三個女兒,被告是母親及兒子。2005年3月6日江蘇省海安縣人民法院調解審結了此案。
三個女兒訴稱:父母有兩處商品房及五間店面房,父親去世后,房產被母親和兄弟居住和出租收益,我們要求對房產依法進行分割,并要求分割母親所得的租金。
母親辯稱:丈夫生病期間,女兒沒有盡到責任。房產是我和丈夫多年奮斗的共有財產,子女沒有份額。
兒子辯稱:我同意母親的意見,我確實居住了其中一套住房,但房子不是我的。
法院經審理查明:三原告的父母共生有三女一男,現均已成年,獨立生活,1991年三原告的父親經有關部門批準在鎮上建了五間店面房,1995年因舊城改造,政府將位于縣城內的兩套商品房安置給原告父母。后原告父親生病住院,母親與女兒為家庭瑣事產生矛盾。2004年7月原告的父親去世后,原告的母親及弟弟各居住于其中的一套商品房內,五間店面房由原告母親以其名義出租,租金亦由其母親收取。2004年底,女兒提出要求分割房產,母親不同意。大女兒、二女兒遂向法院起訴,三女兒既不申請參加訴訟,又不放棄權利,法院遂追加三女兒為共同原告。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九條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繼承權,本案中三個女兒均有權繼承其父親的遺產,且其父親生前未立下遺囑對財產進行處理,被告未能舉證證明其完全享有上述財產,故應按法定繼承進行處理。后經承辦法官召集雙方多次調解,最終達成了調解意見:
1、五間店面房中的三間歸母親所有,三個女兒和兒子各分得其余兩間中的半間,由雙方各自到房產、土地管理部門辦理房產證及土地使用權證。
2、母親和兒子各分得一套住房,兒子一次性補貼三個女兒每人8000元。
3、母親返還給四個子女每人2500元的租金。
本案雖然審結了,卻留了我們很多的思考。從法理上講,繼承權是指公民根據法律的直接規定或者被繼承人生前立下的合法有效的遺囑,接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繼承權,徹底否定了剝奪婦女繼承權的封建繼承制度,這對保護婦女繼承權、協調家庭關系、促進社會穩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男女平等,是確保男女有獨立的人格權,使男女能在社會政治、經濟和家庭生活中平等地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和履行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該條作此規定,可以看出,在我們國家仍然存在著男女不平等的現象。這種不平等現象在繼承權的行使方面,由于歷史的原因,表現得也較為突出,為消除這種不平等待遇,確保婦女的合法繼承權,《繼承法》第九條明確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
當婦女的合法繼承權受到侵害時,婦女自身要做些什么?筆者認為婦女要提高自身素質,爭取合法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六條規定:“國家鼓勵婦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強,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國家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婦女的權益,這是外界因素,婦女加強修養,發揚“四自”精神是內部因素,外界因素通過內部因素起作用。如果婦女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不敢或不愿求助于法律,那么國家的規定也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所以,婦女在知道自己的權益被侵犯時,不要做“沉默的羔羊”,應當及時提出合理要求,可由家庭內部進行協調,或者請村委會、居委會、單位出面解決,當這一切都行不通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依法裁決。
值得注意的是:因行使繼承權而引發繼承糾紛的,訴訟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人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