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行為能力人有繼承權嗎

導讀:
限制行為能力人有繼承權嗎依據我國民法總則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或者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是有繼承權的,涉及繼承遺產、接受贈與等活動的,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十六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二)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要求殺害的目的必須是爭奪遺產;與(一)同,該繼承人僅喪失其對所爭奪之被繼承人的繼承權。因此這種情形下有過錯的繼承人的繼承權并不絕對喪失。那么限制行為能力人有繼承權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限制行為能力人有繼承權嗎依據我國民法總則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或者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是有繼承權的,涉及繼承遺產、接受贈與等活動的,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十六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二)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要求殺害的目的必須是爭奪遺產;與(一)同,該繼承人僅喪失其對所爭奪之被繼承人的繼承權。因此這種情形下有過錯的繼承人的繼承權并不絕對喪失。關于限制行為能力人有繼承權嗎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限制行為能力人有繼承權嗎
依據我國民法總則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或者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是有繼承權的,涉及繼承遺產、接受贈與等活動的,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十六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喪失繼承權的情形
(一)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否既遂,也無論殺害動機為何均喪失對于被繼承人本人的繼承權;另外,該繼承人僅喪失其所所害之被繼承人的繼承權而不是喪失被繼承人以外之第三人的繼承權。
(二)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要求殺害的目的必須是爭奪遺產;與(一)同,該繼承人僅喪失其對所爭奪之被繼承人的繼承權。
(三)繼承人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此處要求虐待被繼承人的必須情節嚴重而遺棄被繼承人沒有情節嚴重的要求;另外,依據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此種情形若繼承人后來悔改的并且被繼承人于生前表示原諒的,其繼承權可以恢復。因此這種情形下有過錯的繼承人的繼承權并不絕對喪失。
(四)繼承人偽造、篡改或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