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導致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處理辦法

導讀:
某日馬某酒后駕車將一騎自行車人撞死。公安機關經過半個多月的偵查將馬某抓獲。但由于馬某肇事后逃逸現場遭到破壞事故發生的確切位置、馬某酒精含量的多少、馬某當時的車速等重要事實都無法查清責任無法認定。本案中由于馬某的逃逸行為致使事故事實無法查清事故責任無法認定公安機關推定馬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是正確的。那么交通肇事逃逸導致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處理辦法。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某日馬某酒后駕車將一騎自行車人撞死。公安機關經過半個多月的偵查將馬某抓獲。但由于馬某肇事后逃逸現場遭到破壞事故發生的確切位置、馬某酒精含量的多少、馬某當時的車速等重要事實都無法查清責任無法認定。本案中由于馬某的逃逸行為致使事故事實無法查清事故責任無法認定公安機關推定馬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是正確的。關于交通肇事逃逸導致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處理辦法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某日馬某酒后駕車將一騎自行車人撞死。馬某在肇事后立即駕車逃離現場。公安機關經過半個多月的偵查將馬某抓獲。但由于馬某肇事后逃逸現場遭到破壞事故發生的確切位置、馬某酒精含量的多少、馬某當時的車速等重要事實都無法查清責任無法認定。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和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對于逃逸當事人的責任可以有以下幾種認定結果
一、當事人逃逸造成現場變動、證據滅失使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
二、當事人逃逸但公安機關查清了事故事實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這實際上是與沒有發生逃逸的事故一樣根據當事人的過錯在導致交通事故中的作用確定各方的責任作用大的承擔主要責任作用相當的承擔同等責任作用小的承擔次要責任。
三、當事人逃逸但公安機關查清了事故事實各方均無導致交通事故的過錯的屬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無責任。
四、當事人逃逸但公安機關查清了事故事實是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或者一方當事人故意導致交通事故的由一方承擔全部責任他方無責任。
因此發生肇事逃逸逃逸人并不是一定要承擔全部事故責任。
本案中由于馬某的逃逸行為致使事故事實無法查清事故責任無法認定公安機關推定馬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是正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