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的認定及量刑標準

導讀:
交通肇事罪的認定涉及的條件、情形、標準都比較多實際上非常復雜。為解決這個問題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出臺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從而為交通肇事罪的認定、量刑標準以及其他特殊情況作了詳細完整的規(guī)定便于標準統(tǒng)一適用、正確認定量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主要內(nèi)容第一條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于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律師解讀該條指構成交通肇事罪且刑期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情形。那么交通肇事罪的認定及量刑標準。大律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通肇事罪的認定涉及的條件、情形、標準都比較多實際上非常復雜。為解決這個問題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出臺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從而為交通肇事罪的認定、量刑標準以及其他特殊情況作了詳細完整的規(guī)定便于標準統(tǒng)一適用、正確認定量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主要內(nèi)容第一條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于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律師解讀該條指構成交通肇事罪且刑期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情形。關于交通肇事罪的認定及量刑標準的法律問題,大律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后不管是肇事方還是受害人都非常關心肇事方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對肇事方來說如構成交通肇事罪肇事方既要承擔刑事責任還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對受害方來說可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來索賠也可待刑事判決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索賠。交通肇事罪的認定涉及的條件、情形、標準都比較多實際上非常復雜。
一、刑法條款規(guī)定不具體無實際操作性。
刑法第133條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況的處三年以下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律師解讀
由于刑法第133條規(guī)定比較籠統(tǒng)在致人重傷或死亡人數(shù)、何為重大損失、何為肇事逃逸、何為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以及其他特別嚴重情況有哪些都沒有一個詳細完整的規(guī)定說明因此在具體司法實踐中對交通肇事罪的認定及量刑標準不具有操作性難免造成認定標準和適用刑罰的不統(tǒng)一會帶來諸多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出臺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解釋)從而為交通肇事罪的認定、量刑標準以及其他特殊情況作了詳細完整的規(guī)定便于標準統(tǒng)一適用、正確認定量刑。
二、司法解釋規(guī)定具體完整但需正確理解運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主要內(nèi)容
第一條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于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律師解讀
該條解決交通肇事罪的主體問題交通肇事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不僅包括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有時還包括非交通運輸人員(如第五條第二款中的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承包人、機動車乘車人、甚至行人等)。
根據(jù)國務院于1988年3月9日發(fā)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四條有關“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車輛、行人、乘車人以及在道路上進行與交通有關活動的人員都必須遵守本條例”的規(guī)定交通肇事行為的主體范圍十分寬泛。從實際發(fā)生的交通肇事案件看使用各種機動、非機動交通工具肇事的情形較為普遍因行人違章造成交通事故的情形也時有發(fā)生給公民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財產(chǎn)安全造成了極大危害。鑒于修訂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將交通肇事罪主體擴大為一般主體因此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析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于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第二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chǎn)或者他人財產(chǎn)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shù)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xiàn)場的。
律師解讀
該條指構成交通肇事罪且刑期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情形。雖然只有幾句話但可以細分為24種情形。
(1)死亡一人負事故全部責任
(2)死亡一人負事故主要責任
(3)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責任
(4)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主要責任
(5)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
(6)造成損失無能力賠償達到30萬元負事故全部責任此處的損失指造成公共財產(chǎn)或者他人財產(chǎn)的直接損失而不包括間接損失也不包括造成自己財產(chǎn)的損失。
(7)造成損失無能力賠償達到30萬元負事故主要責任
(8)酒后駕車重傷一人以上負事故全部責任
(9)酒后駕車重傷一人以上負事故主要責任
(10)吸食毒品后駕車重傷一人以上負事故全部責任
(11)吸食毒品后駕車重傷一人以上負事故主要責任
(12)無證駕車重傷一人以上負事故全部責任其中無證駕駛又包括7種情形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非法程序取得駕駛證的、使用失效的駕駛證、在某段時間內(nèi)喪失駕駛營運機動車資格的、駕駛的車輛與準駕車型不符的再細分情形就更多了。
(13)無證駕車重傷一人以上負事故主要責任
(14)駕駛明知是安裝裝置不全的機動車重傷一人以上負事故全部責任
(15)駕駛明知是安裝裝置不全的機動車重傷一人以上負事故主要責任
(16)駕駛明知是安裝機件失當?shù)臋C動車重傷一人以上負事故全部責任
(17)駕駛明知是安裝機件失當?shù)臋C動車重傷一人以上負事故主要責任
(18)駕駛明知是無牌證的機動車重傷一人以上負事故全部責任
(19)駕駛明知是無牌證的機動車重傷一人以上負事故主要責任
(20)駕駛明知是已報廢機動車重傷一人以上負事故全部責任
(21)駕駛明知是已報廢機動車重傷一人以上負事故主要責任
(22)嚴重超載駕駛重傷一人以上負事故全部責任
(23)嚴重超載駕駛重傷一人以上負事故主要責任。
(24)重傷一人以上肇事后逃逸的。
第三條“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律師解讀
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條件界定為“逃避法律追究”。實踐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想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數(shù)人逃跑的目的是怕受害方或者其他圍觀群眾對其進行毆打等等。同樣是逃跑但這些人往往在逃離現(xiàn)場后能夠通過報告單位領導或者報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處理。因此對逃跑行為作上述區(qū)分是必要的以保證準確適用法律不枉不縱。解釋規(guī)定的“逃跑”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僅僅包括逃離現(xiàn)場還包括在將傷者送至醫(yī)院后或者等待交管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等許多情形。
第四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chǎn)或者他人財產(chǎn)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shù)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律師解讀
該條指構成交通肇事罪且刑期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形。主要包括7種情形
(1)死亡二人以上負事故全部責任
(2)死亡二人以上負事故主要責任
(3)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責任
(4)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主要責任
(5)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
(6)造成損失無能力賠償達到60萬元以上負事故的全部責任
(7)造成損失無能力賠償達到60萬元以上負事故的主要責任。
第五條“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律師解讀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這一規(guī)定強調(diào)的是“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主要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并不希望發(fā)生被害人死亡的后果但是沒有救助被害人或者未采取得力的救助措施導致發(fā)生被害人死亡結果的情形。
此外針對實踐中較為多見的司機在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的行為解釋第五條規(guī)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將這種故意實施的行為規(guī)定為交通肇事罪加重處罰的情節(jié)而且在肇事后逃逸的問題上肇事人主觀上是故意的其他人指使其逃逸具有共同的故意當然符合共犯的構成條件。
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xiàn)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律師解讀
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xiàn)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即行為人在肇事后為了掩蓋罪行、毀滅證據(jù)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xiàn)場后隱藏或者遺棄如隱藏在雜草叢中使被害人處于無法獲得救助的境遇主觀上是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結果的發(fā)生。對這種情形根據(jù)被害人傷亡的結果對行為人定罪處罰是適宜的。
刑法第232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234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形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第七條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機動車輛承包人指使、強令他人違章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釋第二條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律師解讀
實踐中一些單位的主管人員、私營企業(yè)主、機動車輛所有人、機動車輛承辦人等為追求更大的經(jīng)濟效益在“多拉快跑”思想的影響下往往指使或者強令屬下、雇工疲勞駕駛、嚴重超載、開快車、強行超車等等是引發(fā)重大惡性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在這類案件中如果僅僅處罰肇事行為人顯然不能有效發(fā)揮刑罰的懲戒作用。因此為減少因上述原因引發(fā)的交通事故如果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機動車輛承包人指使、強令他人違章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釋第二條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第八條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nèi)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和本解釋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外駕駛機動車輛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傷亡或者致使公共財產(chǎn)或者他人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二百三十三條等規(guī)定定罪處罰。
律師解讀
實踐中在機關、廠礦、學校、封閉的住宅小區(qū)等沒有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nèi)因使用交通工具致人傷亡或者造成財產(chǎn)損失的情形也較多本條為解決這種情況提供了法律依據(jù)。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7條“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fā)生的交通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的參照本法有關規(guī)定辦理。”
刑法第134條重大責任事故罪在生產(chǎn)、作業(yè)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guī)定因而發(fā)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強令違章冒險作業(yè)罪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yè)因而發(fā)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135條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安全生產(chǎn)設施或者安全生產(chǎn)條件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因而發(fā)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233條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第九條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本地實際情況在三十萬元至六十萬元、六十萬元至一百萬元的幅度內(nèi)確定本地區(qū)執(zhí)行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條第(三)項的起點數(shù)額標準并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