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一、應在善良風俗、利益均衡原則指導下認識同乘人的訴求與好意人賠償責任。對好意施惠同乘侵權行為的處理,首先,應當肯定好意人的良好初衷,并運用法律的手段樹立起“助人為樂”的社會風氣;其次,法律與道德不可分,沒有道德的評判,法律將變成單純的工具。通常來說,我國傳統道德講究的是“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而對于好心辦壞事的行為一般是可以原諒的。而向好意人索賠一般被認為是不齒的事。因此,免除或減輕車輛好意人的賠償責任符合一般大眾心理和道德標準及人們所普遍尊崇的公序良俗。好意施惠同乘中的好意人在發生交通事故之后,如再承擔沉重的賠償責任,不僅傷害到其善良的初衷,而且有失法的公允。二、要避免對交通事故認定書認識的片面性。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在交通事故發生后,經現場勘查、調查詢問后根據事故當事方的違法情形所作出的事故認定書,該認定書僅是在交通管理部門處理交通事故時的行政處罰依據,而非人民法院的審判依據。本案中,搭乘人王某在事故中無責,但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明知搭乘車輛系無牌照二輪摩托車,且未佩戴頭盔,發生事故亦應承擔部分責任。公安機關處理交通事故時,也僅對與事故有直接因果關系的行為人列明事故責任,一般不考慮同乘者責任,所以簡單以事故認定責任劃分事故賠償責任有限公允。故本案中,在保險公司賠償限額外,劉某承擔原告70%的賠償責任,原告自行承擔30%的責任是較為合適的。
-
答交警講到開車時放一些比較輕柔的,讓人身心舒暢的音樂是不會違規的,但是聲音不能夠太大,更不能夠影響他人的正常駕駛,否則就會受到相應的處罰。從安全這一方面來講,聽歌開車不一定能夠提神醒腦,但它會妨礙正常的行駛,所以這是一種違規現象。交通法只規定了駕駛機動車不得有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對戴耳機沒有明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條 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于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處罰。
-
答理賠期限最長三十日。《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
答都是按一定比例承擔責任。這里只是區分不同的組織形式進行說明。(1)有限責任公司: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由五十個以下的股東出資設立,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經濟組織。(2)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公司資本為股份所組成的公司,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
答事故責任認定書不簽字也是有效的證據。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交警部門根據事故的情況勘查、鑒定,給出的關于責任劃分的證據。但是如果對交警出具的認定書不服,或者是有異議的。當事人是可以向原辦案單位,或者上級的公安交管部門,申請行政復核的,也就是說,這個認定書的責任劃分是可以修改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調解,交通警察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上載明有關情況后,將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當事人: 1、當事人對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有異議的; 2、當事人拒絕在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上簽名的;3、當事人不同意調解的。
-
答(1)城鎮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歲以上的為(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2)農村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歲以下為20年(含);60周歲以上:N=(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3)60周歲以下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年。(4)60周歲—75周歲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實際年齡-60)]。(5)75周歲以上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
答車禍賠償不需要勞動合同。交通事故賠償并不需要提供勞動合同,最主要的材料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醫院出具的收款憑證,誤工時間和工資收入的證明,護理人員的工資收入,還有關于交通費住宿費的相關憑證,涉及到殘疾賠償金的,要提供戶口本,身份證等材料。作為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書的受害方必須讓對方在協議書中,標明賠償的具體金額、支付形式、支付日期以及拖延支付的法律后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
答只要車在停車位上,并且停放也符合規定,無論對方喝酒沒有,駕駛的是摩托車還是什么車,有沒有死亡,都是不會承擔任何責任的。如果的確是因為停車位設計不合理,進而導致人們非常容易撞上去,那也是停車位管理人負責,也不是車主負責。《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條 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第七十五條 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應當及時搶救,不得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搶救費用;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
答高速公路超速的處理辦法是中型以上載客載貨汽車、校車、危險物品運輸車在高速上超速20%以上,記12分。在高速上超速20%以上未達到50%,記6分,罰款20元—200元。在高速上超速10%以上未達20%,記3分,罰款20元—200元。《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八十四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的行政執法活動,應當接受行政監察機關依法實施的監督。公安機關督察部門應當對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行法律、法規和遵守紀律的情況依法進行監督。上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對下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執法活動進行監督。 第八十五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應當自覺接受社會和公民的監督。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對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不嚴格執法以及違法違紀行為進行檢舉、控告。收到檢舉、控告的機關,應當依據職責及時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