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你好,建議你與家長商量
-
答老公經依法授權或事后追認而幫老婆簽的認購書就有效。根據我國現行民事法律的相關規定,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訂立合同,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一條
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一百六十二條
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
第一百六十三條
代理包括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
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
-
答屬于無效合同的購房合同包括:1、購房合同的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2、購房合同的標的物屬于違法財產;3、合同違背公序良俗,損害第三人合法權益等。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六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
答請求履行合同的訴訟時效一般是三年,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開始計算。但是,自權利遭受損害之日起二十年內都沒有起訴的,法院不予保護。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
答稅收保全措施并不屬于行政強制執行,而是屬于行政強制措施。稅收保全是稅務機關在征收稅款的過程中,為防止納稅人逃避納稅,而依法對其財物申請保全的行為,是對當事人財物的暫時性控制行為。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行政強制,包括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
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損毀、避免危害發生、控制危險擴大等情形,依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
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第十二條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
(一)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
(二)劃撥存款、匯款;
(三)拍賣或者依法處理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四)排除妨礙、恢復原狀;
(五)代履行;
(六)其他強制執行方式。
-
答殘疾人也可以參加選舉。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和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組織選舉的部門應當為殘疾人參加選舉提供便利,為視力殘疾人提供盲文選票。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第三十條
組織選舉的部門應當為殘疾人參加選舉提供便利,為視力殘疾人提供盲文選票。
-
答您好,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
答勞動者離職后如果公司拖欠工資的,一般需要先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才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訴,勞動者在起訴時需要繳納案件受理費等費用。但如果勞動者有欠條的,則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
答申請工傷認定時需要提交以下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用人單位一般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勞動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的30日內申請工傷認定;用人單位未申請,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在1年內申請。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
答勞動者如果不是在單位和工作時間內過勞死的,不是工傷。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如果職工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過勞死的,能認定為工傷,可以享受工傷待遇。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