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在婚姻存續期間,男方和女方都是家庭成員,撬自己家門并不違法。一般情況下,家具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男女雙方有共同使用和處分的權利。如果女方在撬門搬家具的過程中沒有侵犯第三方利益,則事件屬于民事糾紛,不涉及犯罪。
-
答駕駛證的違法證記錄未處理則不能辦理駕駛證的一切相關業務,辦理相關業務時駕駛證必須要保持正常狀態下方能辦理。駕駛證如被現場處罰(開了罰單)的,那么請帶上罰單到違法行為地交警隊指定的收款處交納罰款即是;如果是非現場處罰(拍照)的,請帶駕駛證(有地方交警隊要提供違法車輛行駛證)到違法行為地交警隊開具罰單后,到指定收款處交納罰款即是。在開具罰單之前不會產生任何滯納金。《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八條 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暫扣或者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拘留。第八十九條 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于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第九十條 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于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處罰。
-
答首先需要由單位或者個人向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待工傷認定書下來后再做勞動能力鑒定,確定賠償數額后由單位或勞動部門支付相應賠款。《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十二條 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傷,第三人不支付工傷醫療費用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
答讓離職員工復職的方式是,員工要求復職的,本人必須書面申請。由原工作單位對其離職前工作表現等進行鑒定審核,對離職前工作表現較好的,原則同意復職的,要由接收單位主管、分管領導、公司領導逐級在申請書上簽署意見后,由人力資源處辦理入職手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答挪用公款數額巨大(挪用公款十五萬元至二十萬元為數額巨大的起點)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二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司法解釋如下: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行政處罰有以下幾個特征:
1、決定并實施處罰的機關是國家行政主管機關(還包括法律、法規授權和受委托的機關或組織);
2、行政處罰只適用于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行政處罰的承受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3、行政處罰是一種嚴厲的行政行為,可以直接限制或剝奪違法行為人的人身權、財產權,因此對行政處罰要規定較為嚴格的限制條件。
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是制定本法的“兩保障”之一。制定行政處罰法以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簡單說就是既保障,又監督。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行政處罰法在于使違法行為人承擔所應負的法律責任。法律責任包括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
答可以申請專利,但能否授予專利權還得看技術本身的創造性、新穎性和實用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第十條 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第十一條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
答公民可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復議,也可對國務院部門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一并提起復議。公民對于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和其他人事處理決定以及行政機關對民事糾紛作出的調解或者其他處理也可提起行政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1、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2、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行政強制措施決定不服的;3、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不服的;4、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于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5、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權的;6、認為行政機關變更或者廢止農業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權益的;7、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征收財物、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8、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或者申請行政機關審批、登記有關事項,行政機關沒有依法辦理的;9、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受教育權利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沒有依法履行的;10、申請行政機關依法發放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費,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放的;11、認為行政機關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下列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并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1、國務院部門的規定;2、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3、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前款所列規定不含國務院部、委員會規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規章的審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辦理。第八條 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或者其他人事處理決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提出申訴。不服行政機關對民事糾紛作出的調解或者其他處理,依法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答可以退,但要賠償對方一定費用。具體賠償多少看雙方協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六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定金合同自實際交付定金時成立。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是,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超過部分不產生定金的效力。實際交付的定金數額多于或者少于約定數額的,視為變更約定的定金數額。
-
答工地出事可以找安監局。因為對安全生產的日常監管是安監局的職責。安監局全稱即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安監局是政府的職能部門,列入直屬機構序列。主管安全生產和相關的政策法規工作。安監局具有行政權和執法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九條 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對全國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對本行政區域內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國務院有關部門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有關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有關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對有關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的部門,統稱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第五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狀況,組織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本行政區域內容易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嚴格檢查。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分類分級監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產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并按照年度監督檢查計劃進行監督檢查,發現事故隱患,應當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