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已經觸犯刑法構成刑事度犯罪的案件,積極與受害人一方協商賠償并且取得諒解,是從輕處罰的一個重要情節,但是并不表示取得諒解就可以不承擔刑事責任了。發生交通事故后沒有立即停車,本來不負事故責任或者只負事故較輕責任,有可能被認定為較重事故責任。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關于交通事故取得對方諒解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我們知道,如果不幸發生交通事故,主要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是怎樣的。接著,作為交通事故責任方承擔責任是肯定的,一般會表現為賠償責任。那么,如果交通事故取得對方諒解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相信很多人都想了解這個問題。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交通事故取得對方諒解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的相關內容。
交通事故取得對方諒解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還是要負刑事責任的,積極賠償得到受害人家屬諒解后,在判刑的時候可以酌情減輕處罰,不能免除處罰。諒解書在刑法上有著酌定減輕,從輕的效力。對于已經觸犯刑法構成刑事度犯罪的案件,積極與受害人一方協商賠償并且取得諒解,是從輕處罰的一個重要情節,但是并不表示取得諒解就可以不承擔刑事責任了。是否判刑還需要結合整個案件的具體情況。主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從輕處罰,加上得到受害人家屬諒解,還是有機會判緩刑的。
發生交通事故后沒有立即停車,本來不負事故責任或者只負事故較輕責任,有可能被認定為較重事故責任。因為沒有立即停車而被交警部門認定為沒有采取緊急制動措施而負事故責任或者負事故較重責任。道路交通事故現場是指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并留下后果的具體場地和空間范圍。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當事人必須使用肇事車輛將傷者送往醫院,應當在路面上標明肇事車輛的位置和傷者倒地的位置。對于依法不能“私了”(包括依法不得“私了”和無法達成“私了”協議)的道路交通事故,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等待交警處理。對于“私了”的輕微交通事故,當事人應當填寫并簽字確認交通事故協議書“事故事實”、并對現場拍照或者標劃事故車輛現場位置后再撤離現場,避免先行撤離現場后賠償協商不成無法認定事故現場和事故責任。對于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撤離現場前應當先簽字確認“事故事實”)再進行協商賠償事宜。出險后當事人應當在48小時內或者保險合同約定時間內向保險公司報案,即通知保險公司發生了保險事故。否則,因未及時報案,導致保險公司對事故的保險責任、損失無法認定時,保險公司有權拒賠。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九條對答于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以上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交通事故取得對方諒解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的相關內容。還是要負刑事責任的,積極賠償得到受害人家屬諒解后,在判刑的時候可以酌情減輕處罰,不能免除處罰。諒解書在刑法上有著酌定減輕,從輕的效力。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咨詢平臺專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