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怕罰怕賠存僥幸逃逸 哈爾濱30人終身禁駕

導讀:
怕罰、怕賠、心存僥幸是所有逃逸者共同的理由。記者昨天從哈爾濱市交警部門獲悉,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哈爾濱市有近30人因肇事逃逸獲刑,并被終身禁駕。何某于當晚22時30分許被路人發現,后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案發后,交警部門經調查取證很快鎖定犯罪嫌疑人劉彥軍。公安部門隨后在肇事車上提取出多個戈里指紋。經調查,事發時,戈里酒后駕駛機動車超速行駛,行至有行人通過的人行橫道時沒有減速慢行避讓,并在肇事后駕車逃逸。因戈里涉嫌重大交通肇事逃逸,后被報請檢查機關逮捕。那么交通肇事怕罰怕賠存僥幸逃逸。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怕罰、怕賠、心存僥幸是所有逃逸者共同的理由。記者昨天從哈爾濱市交警部門獲悉,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哈爾濱市有近30人因肇事逃逸獲刑,并被終身禁駕。何某于當晚22時30分許被路人發現,后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案發后,交警部門經調查取證很快鎖定犯罪嫌疑人劉彥軍。公安部門隨后在肇事車上提取出多個戈里指紋。經調查,事發時,戈里酒后駕駛機動車超速行駛,行至有行人通過的人行橫道時沒有減速慢行避讓,并在肇事后駕車逃逸。因戈里涉嫌重大交通肇事逃逸,后被報請檢查機關逮捕。關于交通肇事怕罰怕賠存僥幸逃逸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東北網7月3日訊肇事逃逸,如今幾乎成了毫無社會公德、無視他人生命的代名詞。怕罰、怕賠、心存僥幸是所有逃逸者共同的理由。如果說提高駕駛人公德意識、守法意識是杜絕肇事逃逸的根本所在,那么對肇事逃逸的高壓打擊則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從2005年“新交法”實施以來,終身禁駕進入了我們的視野。記者昨天從哈爾濱市交警部門獲悉,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哈爾濱市有近30人因肇事逃逸獲刑,并被終身禁駕。
現場回放·酒后肇事他犯了故意殺人罪
2005年7月17日19時30分許,犯罪嫌疑人劉彥軍酒后無證駕駛新購買七天的黑AC7404號松花江面包車,在平房區友協大街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由北向南行駛至平房國稅分局門前時,將過道行人何某撞倒致傷。事發后,劉下車將傷者拖拽到車上后,駕車逃離現場。劉駕車沿哈五公路老道行駛到阿城區楊樹鄉永康村時,將傷者遺棄在偏僻的沙石路邊,并再次駕車逃離。何某于當晚22時30分許被路人發現,后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法醫尸檢認定:“何在事故受傷后,如及時被送往醫院救治,可能不會死亡。”
案發后,交警部門經調查取證很快鎖定犯罪嫌疑人劉彥軍。經過兩年的追捕,2007年9月3日,交警部門在延吉市一建筑工地將已化名為陳剛的嫌犯劉彥軍抓獲。劉彥軍說:“我沒有駕駛證,當日又喝了很多酒,所以心里害怕,就想把傷者拉走卸在阿城老道沒人的地方,我的目的就是逃避法律制裁,所以我沒送傷者去醫院,也沒報案。”在大量事實面前,劉彥軍對各自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現場回放·超速行駛“俄籍總監”被拘留
去年7月28日22時10分許,在南崗區文昌街與宣禮街交口,一白色豐田吉普車將在人行橫道線內過道的省科技學院副教授李某撞倒后逃逸,李某當場死亡。
7月29日2時許,經拉網式搜尋,民警在南崗區黃河路香榭麗苑小區內找到了黑AZ0448號肇事吉普車。經查,該車歸某中俄合資的木業貿易公司所有,初步認定肇事嫌疑人為該公司俄方派駐公司的財務總監“戈里”(化名)。經查,戈里,男,34歲,俄羅斯籍,持一般護照,無外交特權和豁免權。交警部門隨即對戈里采取了邊控措施,防止其外逃,同時請求其居住地派出所對其實施監控。
7月29日16時,戈里在公司中方代表陪同下到警方投案,戈里對駕車撞死李某的事實供認不諱。公安部門隨后在肇事車上提取出多個戈里指紋。經調查,事發時,戈里酒后駕駛機動車超速行駛,行至有行人通過的人行橫道時沒有減速慢行避讓,并在肇事后駕車逃逸。因戈里涉嫌重大交通肇事逃逸,后被報請檢查機關逮捕。
現場回放·散落線索散落物暴露肇事車
去年11月25日18時,尚志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在尚志一面坡大直街一面坡中學門前,一面包車撞人后逃逸。民警迅速趕到現場調查,并確認被撞行人吉某經醫院搶救無效已死亡。
經過對現場肇事車輛散落物分析,警方初步認定:肇事車是一臺銀灰色松花江微型面包車。經上網核查,一面坡轄區內銀灰色松花江微型面包車共有34臺,通過對34臺面包車的逐一排查,警方很快確定嫌疑車為黑L37708號微型面包車,駕駛人刑先成具有重大嫌疑。11月26日9時,經過近一夜的摸查,警方終于在尚志鎮將被犯罪嫌疑人藏匿起來的黑L37708號松花江微型面包車查獲。隨后又在尚志鐵路貨物處食雜店將肇事車輛駕駛人刑先成抓獲。面對交警的質詢,犯罪嫌疑人刑先成承認了自己前晚酒后無證駕駛車輛肇事逃逸的事實。
現場回放·鎖定車號目擊者鎖定肇事車
去年11月28日5時50分許,在南崗區花園街與遼陽街交口,一微型面包車將一行人撞倒后,瘋狂逃離現場。接到報警的南崗大隊事故民警立即趕到現場,但除了一灘血跡外,沒有任何痕跡。很快醫院傳來消息,56歲的女傷者錢某因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死亡。
由于肇事者駕車逃逸,案件成為重大肇事逃逸案。民警們立即成立專案組在現場周邊展開走訪調查。很快,有目擊群眾反映“肇事車是一臺灰色的松花江微型面包車”,并提供了可能的肇事車車號。
交警部門隨即上網調檔查詢,經分析后確認黑AX2867號灰色松花江微型面包車嫌疑最大,駕駛人高云可能就是肇事嫌疑人,并立即對其展開抓捕行動。僅用了2小時,便在哈爾濱市一快遞公司內將高云抓獲。高云對自己肇事逃逸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大貨車私家車摩托車居逃逸“三甲”
據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事故處處長金濤介紹,肇事逃逸者各年齡段都有,但大部分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其社會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淡漠。逃逸者所駕乘車輛主要是貨車、私家車和摩托車。誘發他們肇事逃逸的原因,除了自身守法意識不強外,害怕處罰,害怕被追究刑事責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害怕賠償,按照“新交法”規定,肇事致人死亡的,死者年齡在60歲以下須按當地人均生活標準賠付20年生活費用,在哈爾濱市數額在20萬以上。死者年齡超過60歲的,按增一歲減一年的辦法賠償。再有就是僥幸心理。肇事逃逸多發生在夜間,位置偏僻、人員稀少路段,“沒人看見”使很多肇事者鋌而走險。因此,相關部門都加大對逃逸人的懲處力度,凡因交通肇事逃逸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但法院審判時按照3—7年加重量刑,保險公司也對逃逸行為不予理賠,交管部門也將對肇事逃逸者處以終身禁駕處罰。
去年上半年哈爾濱市發生交通肇事逃逸事故70起,其中重大肇事逃逸事故27起,致使27人死亡;一般事故38起,輕微事故5起。70起事故中,37起被及時偵破。今年1—6月,哈爾濱市發生交通肇事逃逸事故36起,其中重大事故13起,致13人死亡,一般事故22起,36起事故中29起已破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