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撫養費賠償標準

導讀:
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受害人死亡后出生的子女有權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的生活費。因交通事故造成殘疾或者造成死亡的,被扶養人還是胎兒,在他出生以后,也應該賠償。如果在胎兒孕育過程中,作為胎兒的扶養人被致死,其出生后應有行使扶養損害賠償權。那么交通事故撫養費賠償標準。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受害人死亡后出生的子女有權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的生活費。因交通事故造成殘疾或者造成死亡的,被扶養人還是胎兒,在他出生以后,也應該賠償。如果在胎兒孕育過程中,作為胎兒的扶養人被致死,其出生后應有行使扶養損害賠償權。那么交通事故撫養費賠償標準。關于交通事故撫養費賠償標準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1、受害人死亡的撫養費標準
(1)城鎮居民為:
被撫養人為未成年人:被撫養人撫養費=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8-N)&pide;扶養義務人人數(N<18);<p="">
被扶養人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扶養費=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0年,(但超過60周歲的每增加1歲減少1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pide;扶養義務人人數
(2)農村居民為:未成年人:扶養費=(市公布)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年消費性支出×(18-N)(N<18)&pide;扶養義務人人數。<p="">
被扶養人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扶養費=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0年,(但超過60周歲的每增加1歲減少1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pide;扶養義務人人數
2、受害人傷殘的撫養費標準
(1)城鎮居民為:
被撫養人為未成年人:被撫養人撫養費=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8-N)&pide;扶養義務人人數(N<18)×傷殘等級;<p="">
被扶養人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扶養費=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0年×傷殘等級,(但超過60周歲的每增加1歲減少1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pide;扶養義務人人數
(2)農村居民為:
未成年人:扶養費=(市公布)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年消費性支出×(18-N)(N<18)&pide;扶養義務人人數×傷殘等級。<p="">
被扶養人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扶養費=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0年,(但超過60周歲的每增加1歲減少1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pide;扶養義務人人數×傷殘等級
3、賠償義務人承擔的范圍。受害人是唯一扶養人,侵害人應當承擔被扶養人的全部生活費;還有其他同一順序扶養人的,侵害人應當承擔受害人承擔的份額。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
4、賠償總額的限制。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5、支付撫養費的目標人。依法應當由受害人扶養的人,在受害人死亡以前不需要其實際扶養,而在受害人死亡后至人民法院裁判前喪失勞動能力且無生活來源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生活費的應當支持。受害人死亡后出生的子女有權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的生活費。
6、還未出生的孩子也需對其支付撫養費。因交通事故造成殘疾或者造成死亡的,被扶養人還是胎兒,在他出生以后,也應該賠償。胎兒在未出生前雖尚不具有權利能力,不享有被扶養的權利。但是胎兒在出生之前,已經事實上存在了,并且終究要出生成為一個活體的人或死胎。如果在胎兒孕育過程中,作為胎兒的扶養人被致死,其出生后應有行使扶養損害賠償權。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人身損害賠償范圍】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1、對事故后果負直接責任的駕駛員,駕駛員本身就是車主,就由駕駛員負責賠償。
2、駕駛員在執行職務中發生交通事故,負有交通事故責任的,由駕駛員所在單位或者機動車所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就是說,駕駛員在執行機動車所有人交付的交通運輸任務時,因違章行駛引發事故,那么駕駛員一般只承擔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不承擔賠償責任。賠償責任應由駕駛員所在單位或機動車所有人賠償,但是道路交通事故是由于駕駛員違章駕駛而造成的,由于違章行為的違法性以及駕駛員的主觀過錯,所以規定所在單位或者機動車所有人在賠償損失后,可以向駕駛員追償部分或全部費用。
3、機動車轉賣后未過戶,機動車所有權的轉移必須經過汽車交易市場并由所有人或車輛所屬單位及時向當地車輛管理機關辦理過戶登記手續,否則,視為無效,如果機動車已經轉賣但是尚未辦理過戶時發生交通事故,由事故責任者和車輛所有人或所屬單位共同承擔賠償責任。




